第124章 趙國吞韓,新篇開啓(二) (第3/5頁)
孫蘇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爲增強韓地百姓對趙國的歸屬感,趙牧還在韓地廣設學堂,教授趙語與趙國文化,選拔優秀的韓地子弟入邯鄲爲官或求學,促進兩地人才交流。
在趙國國內,趙王着手整頓吏治,嚴懲貪污腐敗與結黨營私之徒。
他設立御史臺,專門監察百官,凡有違法亂紀者,不論出身貴賤,皆依法懲處。
同時,爲緩解民間壓力,趙王下令減免賦稅,鼓勵商業發展,興修道路,促進各地物資流通。
針對外交困局,老將軍廉頗獻策:“陛下,魏國乃當前心頭大患,若能破魏,則可震懾他國。可先遣使入魏,以利害說之,若魏能與我趙結盟,共享中原之利,自然最好;若魏不從,我軍可陳兵邊境,示以兵威。至於楚國,可暗中派人聯絡其國內反對貴族爭權之勢力,許以好處,令其牽制楚國朝堂,使其無暇他顧。燕國方面。則可派遣質子入燕,表我趙之誠意,再以貿易之利誘之,使其保持中立。”
趙王依計而行,遣藺相如出使魏國。藺相如面見魏王,言辭懇切:“大王,趙國與魏國相鄰,猶如脣齒相依。今趙國吞韓,實乃順勢而爲,非爲威脅魏國。若魏趙能結盟,合兩國之力,東可制齊,南可御楚,共享中原之富。若大王執意爲敵,趙國雖不懼戰,然戰火一起,生靈塗炭,於兩國皆無益處。”魏王心中猶豫,雖未即刻應允結盟,卻也放緩了組建反趙聯盟的腳步。
趙國使者在楚國則祕密與一些新興勢力接觸,資助他們參與楚國朝政競爭,成功挑起了楚國貴族間的內鬥。
使其暫時無力對外擴張。而送往燕國的質子與大批趙國商隊也抵達燕京,燕國上下見趙國誠意滿滿,且有利可圖,遂決定暫守中立,觀望局勢發展。
在軍事上,趙國並未因吞韓之勝而懈怠。
趙括與李信等將領積極整軍練武,研發新的戰術與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