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秦地新篇·山河重整 (第2/4頁)
孫蘇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時間,朝堂上爭論聲此起彼伏。年輕謀士虞卿起身,振振有詞:“大王,秦地劃分絕非簡單割地了事。我趙國當着眼長遠,聯合幾大強國,於秦地劃分‘經濟特區’。譬如秦東商貿繁盛區,許齊、楚商賈優先經營之權,收其賦稅;軍事要衝之地,則牢牢把控在自家手中,築城屯兵。如此一來,各國皆能從秦地獲利,聯盟得以穩固,我趙國還可暗中積蓄實力。”
趙王蹙眉沉思,權衡着諸般提議,深知這秦地劃分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步走錯,滿盤皆輸。
聯盟再議·貌合神離的談判
聯軍營帳內,氣氛劍拔弩張。魏王率先發難,面色陰沉:“趙國此前承諾予我魏國咸陽以東沃土,如今卻諸多推諉,莫不是想食言自肥?我魏國出兵近十萬,折損精銳無數,若無厚償,難平將士之憤,更難向國內交代!”
燕國使者亦冷笑譏諷:“趙國欲獨攬秦地軍政大權,讓我等喝西北風去?燕地苦寒,本就指望着秦北之地開疆拓土、通商興業,趙國若執意強佔,休怪我燕國倒戈相向!”
趙國使者額頭沁出細密汗珠,拱手強辯:“諸位莫急!秦地初定,局勢未穩,貿然瓜分實非良策。我趙國提議,重新勘定土地,依各國出兵比例、損耗程度、戰後貢獻綜合權衡。增設監管使,各國互派官吏監督劃分,確保公平公正;再立‘秦地共榮協約’,約定商貿互通、軍事互助細則,攜手開發秦地,共享繁榮,豈不比眼下爭得面紅耳赤要好?”
各國代表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權衡着趙國提議的利弊。有的小國畏懼趙國兵威,微微頷首;有的大國卻心存疑慮,不願輕易鬆口。營帳內僵持良久,氣氛膠着,這關乎國運的談判,似陷入了僵局。
民間動盪·秦民何去何從
秦地民間,亦是一片惶惶。百姓們望着街頭巡邏的異國士兵,眼神中滿是不安與憤懣。昔日秦國律法嚴苛,卻也保得鄉土安寧;如今各國紛至沓來,政令繁雜,賦稅不一,百姓仿若置身迷霧,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