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初見孫老爺子 (第3/4頁)
AI喫魚的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眼看就要中午了,李鬆起身告辭,但卻被孫老爺子留下一起喫中午飯。
午飯期間,衆人邊喫邊閒聊,孫老爺子突然話鋒一轉,向李松問道:“小李啊,你對咱們臨山市未來的發展,可有什麼想法?”
李松心中一凜,有些疑惑孫老爺子爲何會突然問他這個問題。但很快他便想到,或許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他在白家村插隊多年,妻子、老丈人一家都在蒙安縣白家村,這裏也算是他半個家鄉。如果他的建議能對臨山市的發展有幫助,他也是很情願看到的。
李鬆放下碗筷,認真地說道:“孫老爺子,不瞞您說。前幾天聯繫我家之前的朋友,他們不少人已經陸續恢復了工作。我從他們口中得知,上面很快便有大動作。很可能會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所以現有的很多政策在不久之後便會發生很大的改變。其中現在農村地區實行的農村生產合作社制度便是需要改革的地方。農村生產合作社存在很多的缺點,其中最爲突出的是絕對的平均主義,降低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只能進行一些大膽的嘗試改革。比如可以改變現有的農村生產合作社制度,推行包產到戶,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的制度,可以極大地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
孫老爺子眉頭微皺,疑惑地說:“包產到戶?這還真是個大膽的提議。”
重生之前,即使在小崗村獲得豐收的 1979 年,批評 “包產到戶” 的聲音也是不絕於耳。可見當時這種制度多麼不被社會所接受。更何況是現在,一旦孫老爺子採用李松的建議,帶來的後果就算是用腳趾、腳後跟都能想到。
李松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孫老爺子,我知道這可能很難。但如今的農村集體公社的耕種模式,效率太低,大家積極性也不夠。只有實行包產到戶是將土地承包給村民,自己的土地自己負責,這會讓農民對土地更有歸屬感,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孫老爺子沉默片刻,說道:“這可是個大動作,風險不小啊。”
李松目光堅定:“孫老爺子,爲了降低風險,可以先在蒙安縣濟陽公社先搞試點,如果效果好,再逐步推廣到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