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審問室內,燈光昏黃且有些閃爍,彷彿也在爲這場艱難的審訊而緊張,牆壁是毫無生氣的灰白色,上面有一些斑駁的痕跡,似乎在訴說着過往審訊的故事,房間的角落裏擺放着一些監控設備,它們靜靜地記錄着室內的一切。
魏晨光作爲有名的心理專家,深知犯罪嫌疑人在審訊過程中的心理變化規律,他明白,在面對像羅明這樣複雜背景的嫌疑人時,需要運用一系列心理學技巧來突破其心理防線。從羅明進入審訊室的那一刻起,魏晨光就開始觀察他的微表情和肢體語言,這是心理分析的重要依據。
魏晨光和劉俊義坐在桌子後面,表情嚴肅地面對着被銬在椅子上的羅明,也就是暗夜。
羅明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複雜的神情,既有兇狠,又似乎隱藏着一些無奈。
魏晨光開始了審問,他並沒有一開始就直奔主題,而是先從側面入手。
他運用了“情感共鳴”的心理學策略,試圖與羅明建立起一種情感上的聯繫。他說:“羅明,你有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你肯定希望他們能過上好日子,對嗎?”羅明微微抬起頭,看了魏晨光一眼,沒有說話,但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這一細微的反應被魏晨光敏銳地捕捉到,他知道這是羅明內心深處對家庭的情感在潛意識層面的流露,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說明羅明的心理防線存在可突破的縫隙。
魏晨光接着說:“你當過僱傭兵,應該知道生活的艱辛。你爲了孩子,是不是做過一些很艱難的決定?”
羅明的身體微微一震,他的眼神中開始出現一些警惕。這是典型的“防禦機制啓動”的表現,當個體感覺到自身的心理安全受到威脅時,會本能地啓動防禦機制來保護自己的內心世界。
劉俊義在一旁配合着,他說:“羅明,我們知道你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你可以把我們當成朋友,和我們聊聊你的生活,聊聊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