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會造紙的人 (第2/3頁)
家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是從一名技藝高超的工匠嘴裏知道的,可惜他已不在人世,不過,我見過他用竹所造之紙,確實比桑皮紙要好。”陳炎雖不知道具體工藝,但他知道歷史,在未來的一千多年,竹一直是造紙的主原料之一。
左伯細看陳炎的表情,感覺不像是假的。他的腦袋裏立馬閃過一個場景:未來的某一天,人們有用不完的紙,那些愛好書法的人,在紙上狂寫,不再像現在一樣吝嗇紙張,那紙多得連出恭時都可以用來擦屁股,那種場景真好。他不由自主地露出微笑。
“國相從濟南長途跋涉到此招攬於我,只爲造紙,可國相想怎麼造紙,造出紙來又打算怎麼用?”
陳炎心喜,左伯問了,就代表他左伯心動了:“我打算在東平陵建一造紙作坊,錢糧由我來出,由先生來掌管,先生先招募工匠,購置或製造設備,先把紙造出來,一開始造不了多少,但日後可慢慢擴大規模,先生需不斷改進工藝,降價成本,加快造紙的速度。”
“隨着作坊不斷經營,作坊的造紙量會越來越大,屆時我們再把紙售賣到各地,以賺取錢糧,再把一些錢糧又投入到作坊中,如此反覆,作坊規模會越來越大,日後必能成爲支撐濟南甚至整個青州的產業。”
“至於先生,若去了東平陵,作坊還未建起,我可以給先生三百石俸祿,等同於一縣縣令,若日後作坊越建越大,盈利越來越多,我願以高官厚祿相待。”
漢代的縣有大有小,大縣俸祿六百石到千石不等,小縣三百到五百石不等。不過,戰亂時期是拿不過滿額的俸祿的,有的還不發俸祿,讓各縣自給自足。陳炎佔據濟南後,規定濟南十幾個縣縣令都是實發三百石俸祿。
左伯一聽這俸祿,覺得滿意,又問:“這規模能大到什麼程度?”
“可能有工匠數千人,一日造紙成千上萬,先生試想,這是何等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