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山大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又是試過槍後,效果也馬馬虎虎,在五到十米的距離內,威力和準頭都不錯,超過二十米,能嚇着人。李子強試過後認爲可以量產,能用於近身的實戰。
只是這燧石的點火率讓人很不放心,關鍵時刻啞火也有可能。最後又一致商定,這是硬傷,短時間內也沒辦法解決,那就一人雙槍。
等第六把短槍造出來,時間又過去了十來天,算下來平均兩天造一支。
陸少峯的造槍計劃也就此打住,有了這六支短槍,算是基本上武裝起來。後面按需要再造,當然不能再是這樣手工打造,得用上簡易機牀,所以陸少峯接下來的任務是搞機牀,將水力用上。
基地裏的二十畝山地都種上了土豆和紅薯後,農活已經不多。十來戶工人做了分工,主要製造高度酒和用稻草燒製稻草灰。
工人當然就是原來的流民,現在統一改稱爲工人,護衛則叫衛士,不能叫衛兵,三個小子還是叫隨從。工人和衛士現在還沒允許走出基地的大門,得培養出他們對這個團隊有畏懼心和向心力後纔行。
趙志偉鍊鋼、陸少峯造槍,李子強忙着練兵,把六個護衛和三個小子當成手下第一批兵來練。
出身於紀律單位,李子強練起兵來還是有一套的,制訂出了一系列的條例和實施辦法,還有獎有罰。也沒忘給這些人畫大餅,直言基地發展得很快,很快就要用到人手,練得好的將來可以當隊長、當領導,待遇就會高上許多,練不好的就去當工人。
每天都有體能訓練和紀律訓練,就是圍着基地跑圈和站隊列,再就是三人一組用長槍練最簡單的配合、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