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山大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若加上已從蘇家大院搬到別處居住的遠支各族,在山南縣的蘇家人有一千多人以上。以現時山南縣不過四五萬人的人口規模,蘇姓的勢力很是不小了。
蘇小妹的父親在前朝爲潭州長史,做爲家中唯一女子,打小蘇紀就受盡各種寵愛。
前年大唐得南楚各地時,蘇父與蘇小妹的兄長蘇浩帶領爲數不多的兵丁,爲護得家人南歸時與亂兵拚力死戰,蘇父陣戰而亡,蘇浩下落不明。
逃出潭州後,蘇母帶着家人一路向南,經衡州北大山時,又遇大羣兵亂。蘇母被亂兵所殺,所有家人僅餘婢女梅娘隨伺,財貨也被洗劫一空,只剩下隨身所帶不多銀錢。
來得永陵城時,本想回永明老家避禍,打聽得那山南縣也是兵亂連連的,還有民間的義士嘯聚山林。自永陵到山南縣兩地間的官道多經大山密林,途中多有大馬。兩個小女子也不敢貿然上路,這纔在永陵城耽擱下來。
再過數月,山南縣也安穩下來,蘇紀使人回老家打探消息,得知蘇家被那些嘯聚的義士洗劫後,本地其它大家族趁機奪了蘇家的田地房產外,還與官府勾連,以蘇父率兵丁抵抗爲由,關押了蘇氏一脈族中話事人數名,蘇家子弟大多四處逃散。
沒了根基,蘇紀只得於永陵城久居下來,可惜沒有銀錢。爲了生計,蘇紀改名蘇小妹,租了一處小院,與婢女梅娘相依爲命,靠平時作得些書畫賣幾個銅板爲生。
又因蘇小妹彈得一手好琴,詩詞上也有些功底,城中每有風雅之事,也有大戶人家相請,算是附庸風雅,可得些錢財補貼一下家用。
一年多時光,蘇小妹在城中竟然小有些名氣。潭州大戶人家獨女,長相不淑,又氣若蘭芷,便有不少人動了歪心思。好在這蘇小妹雖爲一女子,但生長於官宦之家,也懂得借勢幾分。
唐家大郎唐子恆見過幾面後,對蘇小妹也有些心意,只是顧及自家顏面,行事也不強來,較有分寸。唐子恆或許猜中蘇小妹有幾分來歷,對蘇小妹也有幾分照顧,那些不懷好意之人便消停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