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山大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個項目也是因地制宜,還真很適合永明府來做。永明比永陵的山地還要多,土質非常適合種植苧麻。現在永明的一些農戶也種一些,可小農經濟只能是自產自足,遠不能形成規模經濟。
陸少峯早就想研發一款紡紗、織布的設備,當時苦於沒有合適的動力,便將這事放下了。現在有了蒸汽動力,條件具備了,他準備辦一個紡織工廠,以本地的苧麻爲主要原料。
唐子恆是永明府的最高長官,可以推動苧麻的種植,當然僅憑政令死壓是不行的,陸少峯計劃由陸記全部收購。
唐家可以代爲收購,這是唐子恆的優勢,唐家能從中獲利不少,還不怎麼費心思。
與苧麻收購相配套的,陸記將推出自己的錢票。陸記給每家種植戶先行發放一定比例的錢票做保證,錢票可以在陸記購買貨物,相當於銀子和銅錢的替代品。
這樣,陸記不用拿出大量的現銀,就可以將種植的規模擴大。唐家也不需要出現銀,他們付出的是唐子恆的信用。
等唐子恆聽明白了其中的操作流程,與陸少峯商量好代理收購的價差後,算下來比辦一個粉條廠確實更的前途。而且陸少峯本人的信譽是有保證的,忙表態這事回去跟唐老爺子商量後就可定下來,只要看到設備研發出來後,就組織人員大力種植。
作爲試點,唐子恆表示可以馬上安排人手去收購現成的苧麻,同時還將棉花的獨家供應權拿了下來。陸少峯也都同意,他這個一石二鳥的法子唐子恆是看不出來的。
陸少峯潛在目的是發行陸記的錢票,等錢票在本地有了信譽,永明永陵兩府的經濟就牢牢地掌控在陸記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