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羅妮卡·亨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1982年
書店位於小克拉倫街,遠離牛津市中心的喧囂,離聖基拉斯街很近。它被各種時尚服裝店、餐廳的閃耀光芒所包圍。除了最新的小說和厚重的畫冊,這裏還賣美術用品,氣氛則不像布萊克威爾或是市裏其他嚴肅書店那樣學術,而是溫馨而輕鬆。這是那種能偷走時間的書店:人們經常因爲在書架間駐足而錯過會議、錯過火車。
朱利葉斯·南丁格爾四年多前初到牛津時,就開始在這裏工作,以貼補上學的花銷。而現在,他已經讀完了碩士,卻仍然不想離開牛津,不想離開這家店。其實他也不想放下學業,但他知道,是時候開始生活了,他並沒有條件支撐搞學術的生活。至於要做什麼,他還沒有頭緒。
他決定拿到碩士學位後的夏天先在這裏全職工作,攢些錢。然後擠時間去旅行,之後再開始繁複地找工作的過程,做簡歷、申請、面試。他想,除了出色的第一名成績,他並沒有什麼閃光點。他倒是導演了幾齣話劇,可做過這個的人太多了。他做過一本詩歌雜誌的編輯,可是—這也沒什麼特別。他喜歡聽音樂會,喜歡葡萄酒,喜歡漂亮女孩—他全身上下都沒有什麼不平常的地方,唯一的亮點大概是人們似乎都很喜歡他。作爲一個倫敦西區長大的男孩,有一個時髦卻窮得叮噹響的母親,他上的是一所規模很大的平民綜合學校。他懂得怎麼跟混混兒打交道,但也舉止得體,既能跟有錢的花花公子交往,又能對付稍微缺乏自信心的私立學校學生。
那是八月的最後一個週末,他正想着去母親那兒,參加諾丁山狂歡節。他從小就每年都去狂歡節,非常愛那裏的氣氛,震耳的貝斯、瀰漫的毒品氣味,給人一種任何事都可能發生的感覺。他正要準備關門的時候,一個女孩匆匆進來。她一頭亮眼的紅髮—不可能是自然的吧,跟郵筒的紅漆是一樣的顏色—瓷白的肌膚,在身上裙子黑色蕾絲的映襯下顯得更白了。他覺得,她看起來像個明星,那種好像在化妝箱裏轉了一圈,把所有化妝品都用上,再出門遊行一番的歌手。
“我需要一本書。”她說。他被她的口音驚到了,美國口音。他所親眼見過的美國人都是抱着旅行手冊和相機,好像剛從夜店走出來似的。
“那你就來對地方了。”他答道,暗自希望這話聽起來像玩笑,而不是刻薄。
她看着他,舉起手用食指和中指比畫了大概兩英寸:“至少得這麼厚。我要在回家的飛機上看一路,十個小時的航班。我讀書很快。”
“好吧。”朱利葉斯喜歡介紹書,“啊,我的第一個推薦是《安娜·卡列尼娜》。”
她微笑着,露出雪白的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