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幽河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逃難的人,哪有什麼喫的,一路乞討。可討飯又能討到多少呢,喫了上頓沒下頓,可能今天還能對付喫一口,過兩天連飯都喫不上,只能餓肚子,能討到的是食物也是緊着孩子先喫。
韓生的爺爺奶奶是先倒下的,老兩口歲數大了,跟兒子說:“我們活還能活幾天,本來討的糧食就不多,一家五口連打牙祭都算不上。五個人捱餓還不如三個人喫飽。”
爲了兒子和孫子能多喫一口,老兩口倒下了。
把老兩口草草埋了以後,韓生的父母也快走不動了。逃難的人又何止他們一家,遭了災鬧了難,都知道往南方跑,都知道奔京城逃。
逃荒的隊伍越來越大,人越聚越多,能討到的飯也就越來越少了。
老韓家就這麼一個獨苗苗,哪有父母不疼兒女的,但凡有一口吃的也要先緊着兒子。
還沒到南京城,老韓兩口子也倒下了。
自此,老韓一家子就只剩下韓生一個人。小孩兒那年是十一歲,孤苦伶仃的跟着逃荒的隊伍麻木的向前走着,他也不知道他要走到哪,更不知道目的地在哪。
他們這個隊伍裏有個青壯,平時腦袋也比較靈。快到南京城的時候他提議:南京城這會兒也人滿爲患了,整個城裏都是逃難的,他們就算進去了也是沒活路,倒不如繼續往南走,去杭州。都說杭州是魚米之鄉,到了杭州估計能有口吃的。
韓生又能如何,他也是靠着別人活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