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衲不是禿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家四合院偏向現代化,內里布局嚴謹,坐北朝南,門樓高大。張鋒從小在這裏長大,再熟悉不過。這裏有許多歡樂,承載了他童年的記憶。
從正門而入迴廊,兩邊是門房和廚房,雜物間。前後是南北院子,兩側是東西廂房。穿過廊道就是後院,種滿了各種花卉和草藥。中間有一口古井,左側香樟樹,右側桂花樹,枝繁葉茂。樹下設有石桌,石凳,適合飯後,納涼閒聊……
這兩棵樹,據說是太爺爺親手栽種。
至今百多年,蒼勁挺立,枝繁葉茂,覆蓋整個院子。尤其是桂花樹,每到八月底,金桂飄香。以往這個時候,就會採摘桂花製作好喫的桂花糕。
“桂花糕?哎。”張鋒睹物思人,寂寥的嘆氣。拖着沉重的步伐踏入一條長長的過道,盡頭是四合院的正廳。爺爺在的時候,一大家人齊聚歡笑。男人說事打牌,女人在廚房做飯包餃子……
時過境遷,父母不在,大伯一家因工作去了外省,姑姑遠嫁千里,小叔常在國外,現在這偌大的院子只有奶奶和二伯一家五口人,冷冷清清。
院子東南角的屋子,這裏是張鋒爺爺的靈位所在。屋內不大,但佈置得莊重,正中央擺放着爺爺的遺像。是老人60多歲時拍的。他穿着老式軍裝,身材筆挺,面龐剛毅,張鋒多與之神似。
張鋒來到這小屋子後,站立良久,眼睛有些發紅。從邊上取過三根香點燃插去香爐中,跪下拜了拜。
從小屋迴廊穿過,張鋒直奔後面的祠堂。就如他所說的那樣張家來歷不凡,具體他這個後輩不清楚。但是有家祠,裏面擺放着數十個牌位……
除了節假日外來燒香外,基本上不會來。他之所以急匆匆來祠堂,就是事情解決,想起二伯說的話。奶奶臨行前,特意交代要讓自己來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