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勇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牛津大學的圖書館藏書非常豐富,有書約六百五十多萬冊,包含了大量早期的書籍、期刊和手稿,當然研究的內容大部分都是從世界各地古文明裏“偷”來的東西。不過奈何人家研究的早,你想學也只能來這邊才能看到真正的樣品和前人破譯的手稿。
陸遠憑藉新辦的證件進入了圖書館,這裏一共有約一百多個獨立的單元館,不同的單元館都是獨立的主題。其中,陸遠比較關心的就是塞克拉館和漢語研究館,塞克拉館的館藏主要是各地古代藝術和考古學的相關內容,而漢語研究館就比較豐富了。
它的藏書主要來源於各個時期新教徒傳教士的收藏,也有在戰爭中從龍國掠奪而輾轉到圖書館的,以及後來在斯卡布勒基金會支持下購入的漢語叢書。後面,這些中文書移到沃爾頓大街的漢語研究總部,後又被命名爲漢語研究學院圖書館。如今館內有十多萬本漢語藏書.每年遞增兩千多本新書,並且有七百多種當代漢語期刊。
該館裏的古典中文藏書包括明朝晚期到清朝末期的稀世珍品,僅十七世紀流傳到歐洲的書籍該館裏就有四分之一。這些收藏是現存最豐富的藏書之一,包括一萬五千多部十九世紀傳教士的出版物,一百多部明朝版本和大量有關清朝宮殿版本,其中有許多是僅在遠東才能看到。
遺憾的是,除了英國皇家協會的成員和已註冊的漢語研究院的學生外,其他人都不能外借這些藏書,只能在圖書館裏閱讀。
陸遠先來到了塞克拉館,迫不及待的在古文物制式那一片開始找了起來,他來這裏的主要目的除了要把第二個玉簡的內容破譯外,還有一個就是看看世界各地其他古文明是否也有這樣的玉簡存在。
很多古文明,如古巴比倫,蘇美爾,都具有跨時代的建築與技藝,但在歷史的長河裏,如璀璨的煙花般轉瞬即逝,這一切的根源又是什麼?
陸遠的研究目標非常明確,他希望通過對第二個玉簡的破譯,以及對其他古文明的比較研究,來探索這些文明的共同點和差異,進而揭示它們興衰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