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勇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蘇美爾人發明楔形文字,裏面記錄了他們的日常生活,跟現代文明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他們會釀造啤酒,發明用於遠途運輸的車輪,以月亮陰晴圓缺週期變化爲計時標準,使用六十進制度量時間和角度以及規定一個星期由七天組成等。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考古天文學家喬治·米查諾斯基提出了一個爆炸性的觀點,認爲楔形文字起源於六千年前的一次天文事件——船帆座超新星的爆發,引起了當時學術界對楔形文字起源的爭論。
喬治·米查諾斯基,是一名研究蘇美爾文明的天文學專家,他發現早期神廟中的泥板或者石板上的楔形文字記載中出現大量對同一顆星星的記錄,因此他提出蘇美爾文明的起源與這顆文明之星有關。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天文學家裏查德·斯特塞經過精確計算發現,米查諾斯基所說的文明之星,就是六千年前爆發的船帆座超新星,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對超新星天文事件的文字記錄。
這顆所謂的文明之星在現在需要哈勃望遠鏡才能分辨,黑暗又模糊。但在六千年前的神廟記錄裏,他光芒萬丈,與日月同輝。蘇美爾人早期的行星觀測就已經分辨出了太陽、月亮和肉眼能看到的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五個行星在太陽黃道上的運行軌跡,並進行週期性地統計,將其與地球上發生的自然現象以及人的命運聯繫起來,形成最早的觀星預測體系。但他們對這顆文明之星,有着獨特的信仰。
蘇美爾文明城邦時期的最大城市,烏魯克,供奉的就是就是這顆星的圖畫。他們對這顆星的敬畏和崇拜演化成了神話和宗教,最初的楔形文字裏,最早和最多使用的兩個字是“星”和“神”,而這兩個字也是極其相似。
當然這種說法也遭到了很多學者的懷疑,認爲這顆超遠距離的船帆座超新星爆發和蘇美爾人的記錄只是巧合,蘇美爾人真正記錄的是地位崇高的衆神之主——安努。安努屬於蘇美爾人裏面的蒼天神,是衆神議會的召集人,比太陽神戰神巫杜要高一個等級。
蘇美爾人對文字極其崇拜,他們的重要物品中經常刻有文字,修建神廟或宮殿時也常在地基中放置文字碑板,向神祈禱。因此陸遠推斷這次皮特和路易斯的野外考察十有八九是去看觀星臺裏的文字碑板。
想到上次伊西絲的玉板,陸遠神情一動,對皮特教授和路易斯說道:“皮特教授、路易斯,我對楔形文字也很感興趣,但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古文明的玉石記錄。如果你們在遺址中發現了玉石,請務必帶回來一起研究”。
皮特教授和路易斯有點不置可否,因爲大部分神廟的文字記錄都是泥板或者石板,少量是青銅板,基本沒有玉板,只有一些陪葬品裏有青金石和白玉髓。但出於禮貌,兩人還是答應了下來,異口同聲地說道:“如果我們發現了玉石,一定會向你請教”。
由於皮特教授和路易斯急需整理資料,陸遠便告別兩人回到了自己的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