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血衣之名 (第4/5頁)
蓮花落地成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飛說完,顧南行和關羽自然也是隨聲附和。這倒是激起了劉備的興致,讓他講起了自己所想象中的國家該是什麼樣子。這麼一聽,顧南行才真正意識到,這位以仁德和將軍身份馳名未來的劉玄德在盧植那裏也不是沒讀書,他學得其實相當多。
劉備藉着講春秋,尤其是《公羊傳》,詳細的闡發了自己的想法。其核心就是明法度,要以規矩來約束天下萬民,上至皇親國戚世家豪門,下至販夫走卒遊俠流民,都要遵守法度。
看上去和法家有點像,但是實際上卻與法家完全不同,強調的是儒家的中庸精神。嚴格執行法律,並不意味着要制定苛嚴的法律,而是取其中道,讓這些法令更好的達到百姓安居樂業的目標而已。
劉備一邊講的是天花亂墜,另一邊也一直看着顧南行。畢竟從某種意義上,他們倆都是大儒馬融的徒孫一輩,可以正經交流學問的。
只不過,這對於顧南行來說,還是有點難度,畢竟他在李衍那裏並沒有學幾年,也缺乏足夠的積累。以往他只是簡單的說想要輔佐劉備,等到劉備一統天下,他就負責當個富貴閒人就好。
畢竟,在這個時代裏,一個強大的王朝建立起來,那之後的混亂時代也就不會發生。他一介普通人,又何必去想那麼遠呢?
千載歷史悠悠,他顧南行又不是聖人,怎麼能管得了那麼遠?但是劉備既然提起,他就不得不回答一下。這也讓他以一種古代人不太會有的思維方式,自下而上的去思考這個問題。
畢竟,大多數古人的思維方式,都是從上到下。不管是從三代談起,還是古代明君賢相,總是有一個解決方法,或者說正確的做法爲核心,然後想怎麼樣在現實中應用這個辦法。就像是施行“仁政”,先有目標纔有具體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