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裏木頭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然而,他倆剛剛走出聚義廳不久,另一名哨探又如風一般衝了進來,神色慌張地稟報:“不好啦!南面路口突然出現大隊官兵,現已將南下之路徹底封堵住了!”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令在場衆人皆是一驚。
方紅山轉頭看向錢四方,焦急地問道:“錢兄,如今該當如何是好?”錢四方卻微微一笑,鎮定自若地回答道:“莫慌!依我看,這些官兵已然是江郎才盡、無計可施了。他們四處尋找突破口,卻始終未能得逞,此番前來想必是妄圖用圍困之計困住咱們。只可惜啊,他們打錯了算盤。咱們寨子裏糧草充裕,金銀財寶堆積如山,而且衆將士們個個鬥志昂揚,士氣如虹。就算被圍困個一年半載,也不會對咱們造成太大影響。反倒是那些官兵,長期在外奔波作戰,補給困難,若是僵持下去,時間一久必定會軍心大亂。到那時,咱們再趁勢殺出重圍,定能殺得他們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話說那方紅山謹遵錢四方之命,心無旁騖地駐守原地,靜靜等待着反攻的絕佳契機。與此同時,在另一邊,張景山與司馬躍正於關前積極謀劃並組織了一次又一次的猛烈攻勢。然而,他們所面對的對手乃是王三平和王一平這兩位防守悍將,每一次的衝鋒皆被對方巧妙且有力地阻擋下來。
那司馬躍眼見強攻無果,心中焦急萬分,遂想出一計,妄圖以百般謾罵來激怒王三平,從而誘使其出關迎戰。豈料,這王三平早已知曉司馬躍的手段和能耐,任其如何叫罵挑釁,始終穩如泰山般堅守關口,堅決不肯出戰。如此一來,時間悄然流逝,直至夜幕降臨,張景山和司馬躍見久攻不下,無奈之下只得率領所屬人馬悻悻然空手而歸。
待到次日清晨,劉文昌見昨日進攻未能奏效,便果斷換上樑懷秦和白念週二人統領軍隊前往關前挑戰。可即便如此,那王三平依舊不爲所動,死死守住關口,堅拒出戰。實際上,劉文昌此番調兵遣將並非真心想要強行攻城略地,只不過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不停地更換將領輪番前去叫陣,以此來擾亂敵方視聽,讓敵軍摸不清己方真實意圖。於是乎,雙方就在這般看似緊張卻實則有驚無險的局面下僵持對峙着,誰也不敢輕易打破這份微妙的平衡。
卻說趙點水領着五千兵馬星夜離開大鄣山營地,一夜急行軍,次日清晨就到了績溪縣,只見縣城城頭遍插旌旗,都是聖兵旗號,但城頭上士兵寥寥無幾,一看就是虛張聲勢。趙點水立即發起攻擊,守城的聖兵總計也就二百來人,爲首的只是一個無名小頭目,當他看到城外黑壓壓一大片都是官兵,早已嚇得魂飛魄散,一溜煙從西門逃脫了,趙點水的兵馬輕鬆進入績溪縣城。他下令在城頭換上大宋官兵旗幟,並安撫百姓。官兵的迴歸,百姓們奔走相告,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躲藏起來的官員們也陸續回來,衙門逐步恢復正常理政。趙點水派了五百士兵由一名裨將率領留下來幫助知縣恢復秩序,自己帶着大隊人馬南下歙州去了。
趙點水率大軍一路南下,歙州城中的守軍聽聞績溪已失,軍心大亂。歙州本來就只有區區五百人守把,守將也只是一名方紅山的心腹隨從,本欲堅守不出,但看到官兵人數衆多,也擔心堅守不住,內心非常慌亂,但見士兵們更加人心惶惶,哪裏還有什麼戰鬥力可言,知道難以抵禦,但又怕對不起方紅山,仍然猶豫不決。
而趙點水兵臨城下後,並未急於攻城,反而讓人向城內射進勸降書,承諾只要投降,絕不追究過往,這歙州守將猶豫再三,一方面害怕朝廷懲處,一方面又擔心抵抗只會帶來無謂傷亡。正在此時,城中一些士紳紛紛前來勸說守將投降,言及百姓苦戰事已久。守將長嘆一聲,最終決定開城投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