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ei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除了雲霧之外,其高程,平坦地帶的條件,地質穩定性包括交通條件都挺優秀的。
一邊帶學生,一邊著書立作,劉盈、張良二人如今已經以此時能理解的語言重修了包括《數學》《物理》《地理》《化學》《生物》《政治》在內的各科教科書。
不使用《格致》是因爲此時儒家不過顯學之一,尚無後世之崇高地位,劉盈也無意抬舉。
真要說起來,覆滅漢朝的兩件大事,新莽維新、黃巾起義恰恰分別是儒家道家建立自己理想政治藍圖的兩次嘗試,雖然也有其道理,不過錯誤的嘗試反倒加深了人民苦難。
再往深裏說,其實劉盈在坐穩了統治者的地位之後,已經開始了進一步墮落,以至於維護統治這種放不上臺面的理由在他心裏又佔了幾分,這就很難說了,終歸面子上有個搪塞張良的道理罷了。
後世《地理》實際上是地理學與天文學的結合,季風洋流的原理脫不開物理的海陸熱力環流,自然也脫不開地球公轉的四季交替,自轉的地轉偏向力。
劉盈直接抄到了二十一世紀的教科書上,板塊漂移學說什麼的全都掏了出來。
可惜他沒學過系統的現代天文學體系,只能以開普勒行星三大定律作爲基礎,即橢圓定律:所有行星繞太陽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面積定律:行星和太陽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間隔內掃過的面積相等。
調和定律:所有行星繞太陽一週的恆星時間的平方與它們軌道半長軸的立方成比例。
至於由此引申的牛頓力學所做的解釋,包括太陽系內八大行星並柯伊伯帶涉及的多體運動,引力攝動等就交給有超越牛頓同期數學工具的張蒼大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