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然僅僅這一點其實也不會構成什麼壓力。
語言只是工具。
中文國際化也不是這個時候纔開始的,雖然並沒有佔據國際主導地位,但針對華夏龐大的市場,很多國家的有識之士早已經將中文列爲了精英教育的必修課。
畢竟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承認,但從馨系統的普及跟智腦被成功開發之後,世界科技中心本就已經在悄無聲息的向華夏轉移了。
但重要的是某個語言佔據了世界主流會自然提升其母語國家的文化影響力,這纔是最重要的點。
和平時代大國之間的競爭是經濟、文化跟政治全方位的競爭,這是早已經被證明過的。
問題就出在這裏了。
經濟的競爭暫且不提,文化層面的競爭卻是跟世界通用的語言息息相關的。
其語言體系在國際地位越重要,將本國母語作爲第二必修語言的國家越多,輸出自家的文化自然越容易,文化影響力就越大。
如果是上百年前一個擁有十四億人口的大國放棄了將英語作爲第二必修語言,其實問題不大,因爲那個時候以英語爲母語的國家極爲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