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但我們跳進的大海已經改變 (第1/3頁)
有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真正的夏季,在某一年的分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不知何時開始,每一個夏天並不會真正發生些什麼,回想起來,只有炎熱將所有的日子過曝所留下的一片明晃晃的模糊。
2013年的夏天,我離開學校,在上海一家小型建築事務所實習。在那個夏天,我第一次真正注意到颱風、夜晚的雲以及綠樹成蔭。事務所的工作十分忙碌,總是加班到深夜,獨自走回住處。颱風過境的凌晨,城市像失去戀人後空蕩蕩的心。夜裏獨自走在街道上,走在那樣空曠的雲朵之下,和雲往一個方向走。看着高高的天空高高的雲,想到自己是生活在一顆星球上,於是很高興,同時也傷感。
我被工作壓縮得像餅乾,在深夜的街道上卻不由自主地注意到這些細枝末節。
那年初夏,沈書枝的第一本書出版。朋友在她自己的咖啡店裏爲她辦了一場小小的讀書會,在杭州,我也去了,順帶着又看了一遍良渚的建築。那裏有一座美麗洲教堂,日本建築師做的,細細的柱廊在黃昏投下安靜的影子。教堂不遠處有良渚博物院,大衛·奇普菲爾德的作品,裏面有一個方正的院子,也被柱廊嚴格界定,顯得莊重寧靜。我曾經在夏天去過那裏。
好幾年之後,朋友給我發來一張那個院子的照片,說,曾經去過這裏。
“啊?你是什麼時候去的?”
“2012年的夏天。”
“我也是2012年的夏天。”
“我去的那天后來下起傾盆大雨,照片裏能看出來一直下着雨吧?”
“我去的那天前一天下過大雨,貼面的洞石的孔隙裏全是水,摸一摸都是潮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