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書生邁步過來,對着陳晉作揖做禮:“這位兄臺,請了。在下張桐,乃泗山縣縣學增生,未請教?”
原來是個秀才,還是名“縣學增生”,難怪有些底氣。
在乾朝,讀書人在私塾族學開蒙後,便會參加童子試,過得前面兩關是“童生”,考過三關,纔是“秀才”,從而獲得最低一級的科舉功名。
成爲秀才後,就可以正式進學了。到官府學院讀書,以準備參加鄉試,即爲“舉子試”。
進學有講究,得參加歲考,成績好名次高的,列爲“廩生”,不但不用交學費,每月還有廩米補貼;比廩生差的,便是“增廣生員”,簡稱“增生”;後面還有個“附學生員”。
“陳晉,從根水縣遊學至此。”
陳晉回個禮,答得簡練。
張桐也不在意,朗聲道:“原來是陳兄,既然陳兄到此,正好來評個理。”
“什麼理?”
“事情是這樣的,先前這位好漢說天氣寒冷,想要生火取暖,這沒什麼。不料他竟然到附近的山神廟裏,搬來這尊神像,然後要砍碎開來,當做柴燒。如斯行徑,豈不是對神明的大不敬?會遭受神明怪罪,報應下來的。所以我進行勸阻,不讓他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