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以作爲馬氏弟子當中長期的第一人,他帶頭表示願意接受老師臨終前的安排,願意承認袁樹對馬融學問的傳承。
雖然不至於和其他沒有學成的門生弟子那樣直接拜師,但是他被袁樹引爲助教,成爲致良知學派的重要核心人物。
而袁樹也做出了自己的決定——他要爲馬融服喪三年,以報答馬融的恩重如山。
做出這個決定之前,袁樹寫信給了袁逢,希望可以得到袁逢的諒解。
袁逢得知馬融居然把學術衣鉢傳承給了袁樹,大驚之餘,也懷着難以遏制的喜悅,允許了袁樹的行爲。
在他看來,兒子本就才十二歲,就算服喪三年,滿打滿算也就十五歲,依然很是年輕。
倒不如說這三年可以很好的讓他磨練心境、增進學問,三年之後,稍稍成長的袁樹一定會展現出不一樣的風采。
而且更重要的是,雖然古文經學沒有今文經學這般如此明確的傳承體系和官方地位,但是馬融將自己的學術地位傳承給了袁樹,意味着袁樹從此時此刻開始,就已經具備了另立門戶的資格。
他甚至可以脫離袁氏家族,以自己的名義立足於關中之地,以自己的名義收徒教學、單獨行走在大漢的學術領域之中,展現自己的風采。
他可以和當年的袁良一樣,掌握自己的學問,然後脫離汝南袁氏,另外在關中某地建立屬於他自己的袁氏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