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政治上,他們必須認識到宦官的存在有其必然性,想要不顧其他問題單獨消滅宦官,是不現實的。
袁樹依自己所學,侃侃而談。
“宦官的存在其實完全可以從先秦上古時候進行追溯,因爲那個時候,所有一切的官員都是君主的家臣,國家的事情就是君主的家事,管理這些事情的也都是君主的家臣。
比如宰相,最初便是先秦貴族家中的家宰,上古三代時,貴族家庭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祭祀,祭祀需要宰殺牛羊牲畜,這便是家宰的來源,而到後面,代替天子公卿管家的事情,統統交給家宰來做。
到了秦,改封建爲郡縣,化家爲國,一切貴族封建領地全部取消,唯有一個貴族流傳下來,那便是皇家,這個國也就是皇帝的家,既然是家,皇帝的家宰也就成了國家的宰輔。
包括宰相在內,很多原本只需要管皇帝家事的官員都變成了管理國家政務的高官,國家政務千頭萬緒,他們如何還能分神管顧皇帝家事?於是,便有了御史中丞爲代表的一系列的【中】官。
但中官也不夠用,總要有奴婢去辦理那些雜物、小事,讓讀書的官員去做這些卑賤的事情,他們如何願意?宦官閹人便應運而生,官們只想高高在上,不想做貼身伺候皇帝的事情,漸漸遠離了皇帝。
伺候皇帝的人也就變成了宦官,越是伺候,越是親近,便越是得到信任,得到了皇帝的信任,而官員則失去了信任,此消彼長之下,當皇帝對官員不信任的時候,最先想到的幫手,必然是朝夕相處、知根知底的宦官。”
聽着袁樹抽絲剝繭,把宦官的由來和必然性講的如此明白,盧植十分感嘆。
“不曾想袁君不僅深明經義,還如此精於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