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山霧罩的雲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先是簡要介紹了遊戲的背景、玩法,然後迅速切入主題
——如何利用心理學中的“強化”機制、挫敗感與成就感的平衡,去塑造令人上癮的遊戲體驗。
他引用了幾項經典的心理學研究,探討人類在面對失敗和成功時的不同反應。
他解釋道,失敗後的即刻重試功能實際上是一種“延遲滿足”的形式,玩家每次失敗後都期待下次能表現得更好,而這種期望驅動了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嘗試。
“操作性條件反射”這一概念也被他巧妙地運用在分析遊戲玩家的心理中。
通過研究《Flappy Bird》中的反饋機制,何詩逸認爲,該遊戲的每一次失敗並不會直接帶來負面體驗,反而激發了玩家的好勝心。這種在失敗中的挑戰感與掌控感之間的微妙平衡,使得玩家無法自拔,始終追求更高的分數。
何詩逸大膽提出了自己的推論:“即一個遊戲哪怕其本身的遊戲性幾乎沒有,但僅僅憑着心理把握程度也一樣有成爲爆款的可能。”
之後更是進一步圍繞着這個論點進行了系統性的分析。
不得不說何詩逸的觀點是極其大膽的,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何詩逸卻認爲遊戲哪怕不依靠娛樂性,僅僅是依託心理上的把握就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