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明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的小幺幺,娘終於看見你了,你好可愛喲,你爹給你取名叫王勁威,你一定要快快長大,像你爹一樣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這一頁的菜,卻是一道簡單的“豆漿”,娟秀的字跡在下面潦草的補充道:“我的天,這麼大一碗,不會把小幺幺給撐死吧?不行不行,我去問問隔壁何婆婆去……”
再下一頁,“三兩半”,奇怪的菜名,批註這樣寫道:“從碼頭的張叔那兒聽來道菜,說江南那邊的公子小姐從小就喫這個,長大後個個俊俏秀氣的緊,不如給勁威試試罷……不過可別讓鐵哥知道了,勁威若是生的秀氣了,他又要同我生悶氣啦。”(在批註最後,還畫了個小巧的笑臉,正俏皮的吐着舌頭)。
三兩半,江南着名藥膳,可強壯筋骨,稚童食效最佳。
此後每一頁下,都記載着日常的瑣事,皆是關於王家父子的——王鐵將生意經營的風生水起,隱隱成了巴郡最大的鐵器廠;王勁威上了學堂,回來向父母展示了一首《詠鵝》;王鐵的名聲傳遍了中原大地,慕名而來的客人絡繹不絕,一家人終於從後山小石屋搬到了大宅子;王勁威摔了一跤,頭上起了老大個包……
又翻了幾十頁,最後那一道“歡聚一堂”寫了足足有三四頁,足可見得其中繁複,批語寫道:“真累啊,終於把這道‘歡聚一堂’琢磨出來了,這可是我自創的菜,只屬於咱們王家人自己的,除了鐵哥和勁威,我誰也不做給他喫……鐵哥也真是的,多大個人了還和自己兒子喫醋,非要我多做些菜給他纔行。不過這下好啦……”
字跡在此處忽然潦草錯亂了,似乎當時發生了什麼突發情況,再往後,娟秀的字跡續道:
“……這下好啦,這道菜他們兩父子一個比一個喜歡,再也不用爭來爭去的了。”
後面已無菜譜記錄,但每一頁卻依然有字跡:
“也不知道我怎麼想的,明明是菜譜,卻被我當成記事本了,什麼雞毛蒜皮的瑣事都要寫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