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居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提到美國農場主,相信許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富裕、自由、機械化、幸福,似乎連在紐約投行的高級白領生活,都要比農場主次一些。
直至今天很多人仍然認爲美國農場主是世界上掙錢最多,生活最幸福的一種職業,所以不少中國遊客到美國旅行,都很有興趣去農場看看。
從事農業的美國人大約有230萬人左右,卻能夠提供全國超過85以上的日常農畜產品這是事實。但,真實的情況,也許就和你小時候在農村生活一樣。
每天上午五點,一家的勞動力就要起牀開始工作。通常較大的孩子,幫助父母餵養牛羊、雞鴨,父親則要給拖拉機檢查、加油,母親則要負責早餐。待早餐結束以後,孩子們去上學,父親則開着機械在田間翻犁、播種、噴藥、灌溉、收割等工作,母親則要不停地擠牛奶。如果不是農忙時節,家長還要去上班,打零工。
簡單來說,靠土地喫飯的農民,離不開艱辛的勞動力輸出,只是美國農民的生產效率非常高。但這絕不意味着富得流油的美差,還是一份高危、高風險的工作。
按照美國從事農業的人口計算,人均就有十幾萬的收入。但根據最新的一份數據顯示,七年間,美國就有超過10萬個農場關閉。農產破產率就增長了12,西部地區更是激增到50。美國農業負債率將達到4250億美元。
近年氣候環境多變,成本和產能減少。貿易摩擦,地區性戰爭,金融危機等直接影響其進出口。全球化市場下,其市場逐漸被他國分佔。高稅率、貸款等影響。所以辛苦一年,碰到乾旱、颶風天氣,顆粒無收也不是沒有發生過。而且美國農場並不是沒有可替代,就看誰給的價格低而已。
此外,如果子女要繼承農場,還得上交一筆昂貴的遺產稅,繳納不了遺產稅,農場還是得被沒收。
此種等等蕭遙也無可奈何,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蕭遙只能說一句:“願你們的上帝保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