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扶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於當日晚,經哈桑·阿赫邁特召集,阿雷·斯特得以成功拿下第十六師第二旅,至1917年6月13日徹底完成拉攏阿勒頗駐軍的計劃。
因部分軍隊聚集於大馬士革,故當阿雷·斯特拉攏過後阿勒頗的駐軍後,先是前往了大馬士革,因爲耶路撒冷距離前線較近,很可能被封鎖,故沒有前往,從而坐火車前往摩蘇爾拉攏完成後,騎馬前往埃爾祖魯姆;經過數月的努力,終於在1917年10月18日,阿雷·斯特一行人到達了帝國的心臟-------伊斯坦布爾。
伊斯坦布爾是一個同時跨越歐、亞兩大洲的名城,位於今天土耳其西北部馬爾馬拉地區,而位於黑海(Kara Deniz)和馬爾馬拉海(Marmara)之間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伊斯坦布爾海峽,?stanbul Bo?az?)及金角灣(Hali)橫貫其中。作爲歐洲古代兩大帝國──羅馬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首都的伊斯坦布爾,保留了輝煌的歷史遺產,這也是土耳其人民值得驕傲的。
伊斯坦布爾在其存在的歷史之中曾擁有過很多個不同的名字,這些名字都是受該市統治者的文化、語言和宗教所影響。
而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康斯坦丁堡)這些舊名現時仍然是某些國家經常使用的名稱。除這些名字之外,伊斯坦布爾亦曾被稱爲“新羅馬”或“第二羅馬”,因爲羅馬帝國君主君士坦丁大帝在古代希臘殖民地拜占庭城建立了羅馬帝國的純正基督教首都,以抗衡仍有大量異教徒充斥的羅馬城。
公元前658年,希臘移民在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的地岬上建立了一座城市,稱爲拜占庭。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將羅馬帝國遷都至此,起初稱爲新羅馬,不過很快就以其創建者君士坦丁命名——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又譯康斯坦丁堡),這就是這座城市的由來。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爲東、西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成爲東羅馬帝國首都。1453年成爲奧斯曼帝國首都。直到凱末爾建立土耳其共和國之後,遷都安卡拉。
伊斯坦布爾是奧斯曼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目前擁有人口約150萬。
伊斯坦布爾擁有諸多着名景觀包括託普卡珀宮,蘇萊曼清真寺,藍色清真寺,聖索菲亞大教堂,考古博物館,卡里耶博物館,多爾馬巴赫切宮,地下宮殿,博斯普魯斯大橋,貝萊貝伊宮。
在21世紀伊斯坦布爾當選爲2010年歐洲文化之都和2012年歐洲體育之都;該市的歷史城區在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爲世界文化遺產;2018年11月,世界城市排名發佈,伊斯坦布爾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