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飛的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吳理將形意拳的特點介紹,五行拳的練法、發力技巧、十二形的樁功練法都編入了入門教程中,這些都是他總結各門各派的形意拳,取其精華彙編而成,可以說是非常用心了。
除此之外,十二形的教學,吳理在每一形中都加入了幾招實用的招式,並非是用於實戰的殺招,而是可以用在擂臺上的招式,比如熊形頂肘,雞形踩腳、馬形踏膝、蛇形打肋等等。
傳武的打法,並非每一招都是殺招,有些招式也可以用在擂臺上,而有些殺招只要稍作改變,同樣可以用於擂臺,吳理打算未來將傳武的殺招和打法區分開來,一者用於實戰,一者用於打擂。
其實早在1979年,散手成爲我國競技比賽項目時,國家就組織了很多傳武高手在做這件事,將傳統武術中各門各派踢,打、摔的招式歸納總結出來,專門用於比賽,而軍警中推廣的散手則是傳武的殺招,以擒拿關節和要害部位擊打爲主。
早期的散打比賽更注重觀賞性,爲了減少受傷,限制很多,而且主要以得分爲主,所以傳統武術的殺招全部被捨棄,一些關節技和擒拿也被去掉,特別是腿法,因爲不允許踢襠,傳武中的彈踢幾乎完全用不到。
後來,隨着國外的拳擊,摔跤和泰拳等商業比賽展示出強大的吸金能力,國內的比賽形式開始朝國外靠攏,比起從浩如煙海的傳統武術中去總結歸納出適用於擂臺比賽的招式,顯然直接從現有的國外拳術中借鑑和學習更方便,也更容易融入對方的規則,所以國內的散打開始借鑑和吸收國外各種拳法的技術。
到如今,國內的散打已經不同於早期的散手,爲了更好地適應現在的比賽規則,吸收了很多國外的拳術技巧,已經變成一套綜合性的打法,所以現在很多練散打的人會覺得自己學的東西和傳統武術完全沒有關係。
其實不止他們,以前很多老一輩的武者也不認可散打是傳統武術,認爲散打沒有樁功,沒有套路,沒有獨屬於自己的拳術特點和理念,只是爲了打擂臺比賽,根本無法代表任何一派傳統武術。
就比如當初吳理遇到的嚴白禮,這位詠春師傅雖然年輕時候也教別人散打,但最後還是自己獨立出去開了拳館,想要改良詠春拳,讓它能單獨適用於現代搏擊的擂臺。
類似於嚴白禮這樣的武者,國內應該還有不少,吳理其實可以算是這些人的晚輩,因爲他也想要以傳武中單獨的一個流派或者幾個流派在現代搏擊的擂臺上打出成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