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部童本來幾乎沒有可能進太子府,更沒有可能做太子的陪讀。李部童的父親僅僅是走街串巷的貨郎,在幼小的童年記憶中,他跟着父親走遍了汴梁的每一個街巷。
在李部童眼裏,父親大概是汴梁城裏最成功的貨郎了,他知道城南右廂每條街巷的百姓們最需要的是什麼,父親李鐵箱的大木箱子總是裝滿了各種各樣的東西。
若是到了碼頭,他會打開一個灰木盒子,裏面是從各個地方淘來的綿羊油和蛇油,價格便宜,但都是好貨,上好的綿羊油甚至是從城外農夫的手裏買來的,地道又正宗。
碼頭的船長又或者是水手頭領多少手裏都有些閒錢,出門在外漂泊許久了,他們都樂意買上一盒綿羊油送給遠在家鄉的娘子。
若是到了苦水坊之類的居民區,他便開始兜售起四處收集來的磨喝樂,這些玩偶娃娃們大多已經破損,但價格便宜,對於窮苦百姓家裏的孩子來講,他們正期待着能有一件這樣的玩具,哪怕是已經破舊不堪,他們會用花花草草重新爲這些磨喝樂娃娃們裝扮起來。
縱使是到了內城,李鐵箱仍然有東西可賣。
這些大戶人家的娘子們不缺什麼蛇油,他們自然有上好的面脂和玉龍膏來保養皮膚。
但李鐵箱木箱子的最底層,還有更稀罕的東西,舊書。
李鐵箱早年在書店裏做夥計,後來又做管事,識得幾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