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非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次年草長鶯飛之際,北狄汗王崩,三王子扎木爾率領鐵衛北上奔喪,豈料王帳那邊早有準備,於王帳百里之外派兵攔截,命他隻身入內,扎木爾憤然陣前舉兵,北狄內亂開始。
扎木爾這方兵強馬壯,可惜身處王帳勢力範圍之內,實力只能發揮十之七八;北狄幼主年幼,尚不能主事,不過身邊聚集了一批支持者,兩者鬥了個旗鼓相當。
隨着時間的流逝,這場內亂不斷擴大,大量部落加入爭鬥,或支持扎木爾,或支持王帳,有些部落因爲失了王帳的約束,甚至舉刀報起了私仇,草原上一片混亂,無數草原健兒的鮮血,染紅了他們腳下的悽悽牧草。
在草原上的爭鬥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景驪祕密召集了一衆心腹重臣,終於把這北伐大業放到了案上討論。
打仗不是件容易事,特別是舉兵討伐一國的時候,軍隊集結,民夫徵用,軍備糧餉籌措,糧道通暢等等,每一項都需要細細籌劃,反覆考量,才能成事。
景驪以爲此時是最好的出征時機,經過多年的修養生息,國庫再次充盈,民生也得到了恢復,再加上北狄大亂,這樣的機會千載難逢,若不牢牢抓住,怎對得起那些耗費在草原上的無數心血無數財物,卻沒料到他的設想竟然遭到了在座衆臣的強烈反對。
錢糧軍備民生都不是問題,衆人強烈反對的原因竟然是師出無名。皇帝此前與北狄締結了盟約,約定不得互攻,此時出兵就是撕毀盟約,就是背信棄義,實非大國君主所爲。
“衆愛卿多慮了,朕此次北上,主要是見北狄內亂,百姓流離失所,朕思之不忍,欲出兵幫其平亂。再說朕是和北狄三王子締結了盟約,又沒有和北狄王帳締結盟約,此次不過是借道路過三王子的地盤,哪裏談得上什麼撕毀盟約,背信棄義?”景驪的這些話相當無恥,顯然,當日他和那三王子訂約的時候,就預料到了事情會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早就找好了藉口。
他這裏口口聲聲是要幫忙平亂,是要借道路過,不過那三王子不願意借道的話,相信他肯定是不吝於舉起刀兵的。
可惜,在那個時代,只有弄臣纔會在做事的時候,一心一意只爲了哄皇帝高興,但是商議此等軍國大事的時候,只要皇帝的腦子還沒有糊塗,一般是不會召弄臣進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