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os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鄭墨陽伸手捏住他的下巴:“回答我。”
話語裏的壓迫力太強,讓他一時間忘了喘氣,而且長期被按住的手腕血液流動不暢,已經開始麻木了。他估測了一下雙方的武力差距,識趣地投降:“不是說了嗎,我猜的,只不過運氣太好,被我猜對了。”
“猜的?”鄭墨陽顯然沒有相信,“怎麼猜的?”
埃布穀(Ebbw?Vale)是威爾士南部的一個小鎮,經濟不怎麼發達,文化也沒什麼特色,但幾年前發生了一場引人注目的事件——它在脫歐公投裏投出了最高的脫歐票比例。
這件事神奇的原因在於,這個鎮上有歐盟資助的大學、體育中心、鐵路線、火車站,而且每個建築物上都有歐盟的標誌。理論上來說,作爲受益方的他們不應該贊成脫歐纔對。
然而在記者採訪的時候,當地的居民不但認爲歐盟沒做什麼實事,還覺得接納其他國家的移民讓他們受到了損害。
奇怪的是,這個地方的移民比例明明是全英最低的。
在尋訪後,調查人員終於找到了這一矛盾的緣由:臉書在公投前長時間給當地居民推送一些歐盟的負面報道,陳述難民有多麼可怕,還說歐盟會接納更多經濟落後的小國家,拖累本國經濟。這些報道完全是誇大其詞,甚至是虛構的。
對於一些有判斷力的居民,稍微核實一下,就能知道這其實是虛假新聞。但臉書的推送機制相當聰明地避開了這些人,它選擇那些文化程度比較低、容易輕信網絡的人作爲目標,成功地改變了當地的投票格局。
而臉書所做的,只不過是通過分析用戶資料,生成推薦性算法,然後把這些信息推送給用戶罷了。假新聞不是它寫的,它從頭到尾只是一箇中轉站,攪混了水之後全身而退,連這些推薦記錄也全都刪去了,想追查也無跡可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