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是一匹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起因是懿貴人一段時間以來一直神情懨懨,不思飲食,這種情況也常見,太醫看了,按照常規方法開了方子,但喫了幾副之後依然不見好轉。此事顧韜晦也很頭疼,專門爲她開了小竈,針對性地設計了菜單,但收效甚微。到後來,人就有點形銷骨立的狀態了。
有一次,顧韜晦的二徒弟馮玉滿突然說:“是不是中蠱了啊?”
馮玉滿是黔南人,老家這種情況比較常見,所以他就隨口這麼一說,顧韜晦心中一動,聯想到雲貴人的姐姐離奇死亡的建衝,他於是找了裕王爺,希望他能夠幫忙找一個建衝當地的巫師到京都來一趟。
裕王爺也很重視,很快找到一個黑彝巫師。巫師一看懿貴人的樣子,就斷定是中蠱了。但因爲每隻蠱蟲不一樣,需要施蠱的人才能解蠱,黑彝巫師也沒辦法治根,只能再種一隻蠱進去壓制原有的那隻蠱。
但新種的蠱一個月之後會衰竭死亡,需重新種蠱進去,這些都必須是巫師來操作。
裕王將此事告知了太后,太后大怒,命徹底清理懿貴人身邊服侍的人,並且讓裕王負責把種蠱的人找出來。
裕王找來了顧韜晦和莊太醫,看如何處理這件事,顧韜晦說:“解鈴還須繫鈴人,我看這事的解決,還必須落腳在蠱蟲本身。”
裕王點點頭,同意這個觀點,於是讓黑彝巫師介紹一下種蠱的方法。
巫師說:“種蠱一般是通過飲食將蠱蟲卵送入宿主體內,也有趁宿主昏迷或入睡之際讓蠱蟲自行爬入體內。進入宿主體內的是子蠱,受母蠱控制,而母蠱,就在施蠱者身上。但要讓蠱蟲持續起作用且不易被發現,一般隔一段時間,施蠱之人就要在子蠱附近再次施法,以壓制子蠱的躁動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