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冊 第二十三章 武陵桃花笑殺人 (第11/16頁)
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秦王政三十三年,始皇帝焚盡天下書。那一天,我碰到了一個人,他叫叔孫通。”筆冢主人的聲音不失時機地在兩個人耳邊響起。
“我祖上是陰陽家鄒衍,可到我這一代,只是一個愛書如命的小書吏。當始皇帝陛下下令焚書之時,我嚇壞了,就把自己珍藏的幾卷書簡交給叔孫通,希望他能夠出面保全這些前人心血。叔孫通這個人,他的公開身份是侍奉秦皇的一位儒生,實際上卻是天下的‘百家長’。當年蘇秦合縱六國的時候,六國的諸子百家也祕密聯合起來,共同推舉了一人爲百家合縱的領袖,統攝百家,抵抗暴秦。叔孫通,就是百家合縱在這一代的繼承者。
“他是百家之長,有責任保護百家的利益。可當我見到他的時候,他卻拒絕了我的請求。他說滿齒不存舌頭猶在,面對強大的朝廷,激烈的反抗只會讓百家徹底滅亡。書簡只是死物,燒就讓它燒吧。一時的委曲求全,是爲了人能夠繼續活下去,只要人在,學問就會有傳承。說完這些,他從我手裏拿走那些珍藏的典籍,投入火堆裏。我對此很傷心,也很無奈。叔孫通倒是很欣賞我,把我召去他身邊做了隨身書童。”
朱熹和陸游發現周圍的時空又開始變幻了,他們很快意識到還是同樣的黃褐色曠野,但是曠野上的人卻變了。
這一次可以看到有數百名身穿黑甲的士兵執戈而立,分成四個方陣。在四個方陣的中間,是一個巨大的坑穴,坑穴裏站滿了人。朱熹和陸游能辨認出其中的幾張臉,是焚書時在山坡上痛哭流涕的幾個儒生。
這一次,中年人仍舊遠遠站在車上,臉色鐵青。他身旁的小書吏卻是滿臉激憤,暗自攥緊了拳頭。當士兵們開始朝坑裏填土的時候,那個小書吏毅然轉過身去,獨自離開。
“叔孫通也罷,我也罷,我們都沒有想到,在焚書的第二年,始皇帝居然又開始坑儒。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慘劇,四百多名儒家門徒和其他幾十名百家門徒都死於這次事件。叔孫通在這次事件中,仍舊保持着沉默。諸子百家譁然一片,紛紛指責叔孫通的懦弱。儒門的領袖孔鮒甚至揚言要罷免他‘百家長’的頭銜。我也對這種委曲求全的窩囊做法表示不滿,當面質問他,如今人也都被殺害了,那麼學問該如何傳承纔好?叔孫通苦笑着搖搖頭,什麼也沒說,於是我決定離開。
“叔孫通沒有挽留我。在臨走之前,他告訴我,當初設立‘百家長’,是爲了防止諸子傳承滅亡。歷代百家長嘗試過各種辦法,扶植過墨家的非攻,資助過儒家的復禮,推動過道家的絕聖棄智,甚至效仿過法家的權術主張,可惜無一例外都失敗了——最後的答案就是焚書坑儒。叔孫通說也許是時候換一條新道路了。”
周圍的場景又開始變幻,這一次是綿延數十里的巨大宮闕,華棟玉樓,無比壯麗。一名小書吏端坐在其中一座宮殿外,癡癡地仰望着天空。在他身後的宮門內,堆放着浩如煙海的竹簡。
“叔孫通對我說,他預感到即將有一場比焚書坑儒更大的浩劫,身爲百家長,有責任引領諸子從浩劫中倖存,爲此他不憚用任何手段。可是他說,老一代有老一代的做法,新一代有新一代的希望,他對我寄予厚望,認爲我也許能走出一條新路來。因此他把我送入了阿房宮,負責在國宬裏整理六國倖存下來的書籍——那裏是天下書籍最全的地方。叔孫通說,如果我能夠找出如何傳承的答案,到那個時候,他會把百家長的印信與責任都交付給我。說這句話的時候,他一瞬間老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