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科舉難於上青天 (第3/5頁)
雪中孤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意思是錄取率低的州100:1,錄取率高的州10:1。比例之懸殊,令人驚詫。
在錄取比例懸殊的地域中,京城一直扮演着“低分窪地”的角色。
以嘉佑五年(1060年)爲例,首都開封府的解額(通過地方考試選拔參加國家考試考生的名額叫“解額”)是266人,而陝xi只有123人,廣dong只有84人;而且,國子監108人的解額,並不算在開封府內。
國子監加開封府的考生,在國考中登科的人數,佔到全部考生的一半左右。
在清代,順天府的舉人名額也一直是全國最高的,同治元年(1862年)順天府的名額是185人,文化大省zhejiang只有152人,廣dong省爲102人。
京城的錄取名額,超過任何一個大省,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科舉制終結。
正因爲如此,有些考生就動起了異地考試的腦筋,冒天下之大不韙,到錄取名額多的地方參加考試,以增加錄取的機會,從而走上仕途改變人生命運。
但是,古代參加異地考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唐代,法律規定,參加科舉考試的所有考生,必須要在本人戶口所在地報考。
因此,異地考試只能“暗箱操作”,不被他人所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