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極夏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金額這樣就可以了嗎?”
“啊——不……”
我沒仔細看。我急忙望向明細,但那與其說是明細,倒不如說已經是賬冊了,而且有好幾本,因此無法立刻確定細節。況且我根本不清楚行情。
我不清楚——我坦白說:
“定價——類似定價的數字,這種情況完全無法作爲參考,對吧?哎,這本來就是花上百餘年蒐集而來的東西,貨幣價值——或者說單位本身就有所變動,而且也得把定價換算成現在的價格……”
那樣做意義不大。男人——古書肆說:
“定價是由賣家定的。在工本費上加上手續費等,若是無法回收超過這個數字的金額,就沒有出售的意義。進貨價加上希望的利潤,就是售價,也就是定價。而另一方面,我們古書肆必須優先考慮的是買家希望的價格。這種情況下沒有原價。此外,若是買家心目中的價格比定價更低,就必須估得更低一些。從預估的售價里扣除希望的利潤,這個價格就是收購價。那份明細上的金額,就是這樣估算出來的金額。”
原來如此,思考程序是相反的。
“舊書買賣中,很多時候折價的概念行不通。”
“跟二手貨不一樣,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