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東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小的時候,我們一幫小孩經常從牛或馬的肚子裏搶好喫的,比如饅頭點心油條等等。搶的最多的是燒餅。
人們都知道,牛和馬喫進去的是草,拉出來的是牛糞和馬糞,他們肚子裏怎麼會有燒餅呢?再說,就算有你怎麼取出來啊?
事情是這樣的。每當有人家死了人時,有燒五七的習俗,到了那天,家人會用秫秸,男的就扎個馬,女的則扎個牛,用紙糊上,拿到逝者的墳上燒了。燒馬給男死者,讓他在陰間裏騎着高頭大馬風風光光。燒牛給女死者,讓她在陰間裏用牛耕田種地,豐衣足食。
逝者的親人在去墳上燒時,都會往紙牛紙馬的肚子裏塞上一些好喫的,條件好的家裏塞的食品會好一些,可能是捎去陰間給死者喫的吧?
那時,由於小孩都天真幼稚單純,雖然希望自己家人都好好的,但又總盼着別的家死人,爲的就是燒五七時跟着去墳上搶點好喫的。看到有人去世,我們早早的就磨拳擦掌,爲的是到時能搶到更大更多好喫的。
那時,一年之中,只有過年時才能喫幾頓細糧,至於商店或集上擺着的點心燒餅等食品,也只能遇上死人這樣的機會去搶點解解饞了。
那年初冬,村東頭有戶人家的女人死了,絕不能錯過這次能喫着點心的好機會。所以,到燒五期那天,我們這些小孩早早的就聚集在了那戶人家的院門外等着。
終於,死者的兒女扛着用秫秸扎白紙糊的紙牛從院裏出來了。我們一幫小孩立刻走上前,跟着他們朝西北的墳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