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如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原來無爲是一種無有執着的心態,我還以爲無爲是什麼都不做呢。”藺且總算明白了過來,但他的心中還是有疑問,“可是,人性如此貪婪,天下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無爲呢?若是天下人都不願意無爲,天下又哪裏來的太平?”
莊周無奈地說道:“這就是傳道最困難的地方,我也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人受到妄心、思維慣性以及後天習氣的影響,是很難靜下心來聽聖人講道的。即便願意靜下心來聽聖人講道,也沒有多少人願意按聖人的教誨去做。道不離人,人自遠之,我又有什麼辦法呢?我只能希望道能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了。”
藺且點了點頭,又問:“你之前說道不去區分事物的善惡好壞,若是不區分善惡,那惡人作惡怎麼辦?”
莊周回答:“惡人作惡,那就去把他抓起來啊,還能怎麼辦?”
藺且不解,“這樣不就等於區分善惡了嗎?”
莊周道:“只要世人沒有達到道和德的高度,就有懲惡揚善的必要。正如老聃說的:“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當我們看到世間有人作惡時,證明天下已經失道失德了。天下失道失德,最上乘的補救方式就是讓道和德進入每個人的心中。若是道和德無法進入每個人的心中,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讓仁、義、禮進入每個人的心中。如今,天下根本沒有多少人能夠接受道和德,若再不通過仁、義、禮等手段約束人的行爲,天下只會變得更亂。道不區分善惡,不是在行爲層面不區分善惡,而是在心之層面不區分善惡。若是人人都像嬰兒一般,不識不知,無有分別,順其自然,處在無爲的心境中,天下還有誰會去作惡?心是行爲之因,行爲是心之果。我們看到世間有人作惡,證明人心已經失道失德了。因此,失道失德是因,惡人作惡是果。若是人心不失道失德,又怎麼會出現惡人作惡?我們想要讓惡在天地間消失,就得讓道和德進入每個人的心中,這纔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因則必有果,無因則無果。我們解決問題,一定要落在因地上,不要總是在果境上下功夫。因纔是問題的根,果不過是問題的莖和葉。即便我們把問題的莖和葉全都剷除,只要問題的根還在,問題還會繼續冒出來。一味地去懲奸除惡,不過是在問題的果上下功夫,這樣又怎麼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人心失道失德,纔是人會作惡的真正原因。因此,首要之務應當是讓道和德進入每個人的心中,這纔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方法。”
聽了莊周這番話,藺且陷入了沉思。莊周的這番話很有道理,非常值得深思。
沉思片刻後,藺且繼續問:“爲什麼道和德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仁、義、禮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