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村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劉伯溫想起安達說過,朱元璋多疑,很多計策未必能聽從自己,思索再三,還是反對出兵安豐。
朱元璋有些惱怒,還是耐心詢問。“爲何出兵不妥?”
劉伯溫解釋:
1、出兵安豐,應天空虛,易被偷襲。
若出兵安豐,會造成應天空虛。此時主要敵人除了張士誠,還有陳友諒。這種情況下,若陳友諒趁機進攻應天,將會陷入可怕的兩線作戰局面,後果不堪設想。
2、救出韓林兒後的安置問題。
即使僥倖成功救出韓林兒,如何安排這個名義上的皇帝也是個難題。讓韓林兒繼續領導,可能會對朱元璋的決策和領導地位造成干擾;若不如此,又可能落人口實,影響朱元璋的聲譽和政治形象。從政治策略上看,借別人之手消滅韓林兒,對朱元璋或許更爲有利。
朱元璋沉思後,說出幾個字。“不爲則不爲,若爲則盡之。”
張士誠部將呂珍最初率 10 萬兵馬圍攻安豐。朱元璋親自出徵,率徐達、常遇春救援安豐。
安達在暗中觀察,在他看來,所有人都死了,對他最有利,雙方一共幾十萬人,簡單計算,每個人貢獻6年壽命, 那就是上百萬年壽命,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