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見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濛和王漢跟着王廠長走進來非遺博覽園,非遺博覽園黃牆藍瓦,規格大氣而又端莊,是典型的帶有中亞文化風格的維吾爾族建築,非常具有維吾爾族的建築特色,遠遠看着好不氣派。牆上的雕飾也是採用的鏤空雕刻的,窗戶上還用彩色玻璃進行了裝飾,陽光投下去,在地上投射出一陣璀璨。建築裏面也是分區設計,既有活動區域,也有展覽陳列區域,展覽陳列區域裏主要是展示了新疆一些地方特色的風俗文化物件,其中最多的就是樂器,有胡西塔爾、薩塔爾、卡龍、彈布爾等等,都是王濛沒有聽過見過的新疆傳統樂器。展區裏面最大的特點就是地毯多,五顏六色的地毯鋪滿了展區,踩上去非常的柔軟。
王廠長雖然不是很專業,但畢竟在這邊這麼多年了,對新疆的風土人情還是略知一二,用王廠長自己的話來說,也算是給王濛和王漢充當了一次“不專業”的講解員。
穿過展覽陳列區,衆人來到戶外表演區域,旅遊旺季的時候,這裏每天都會有一到兩場的文化演出,全部都是由民間藝人表演,現在正在表演的項目是南疆最著名的“十二木卡姆”的片段,十二木卡姆作爲維吾爾族的傳統曲段,實際上更像是一種融合了歌唱、舞蹈、演奏等各種元素的一種表演形式,在2006年時十二木卡姆就已經入選成爲了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且莎車縣還專門成立了文化保護社團,現在十二木卡姆已經不單單是一種地方文化藝術,更是已經成爲了一種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優秀傳統文化藝術表現形式。
在舞臺的下面,王濛等人還看到一支觀摩小隊,旁邊放了一面寫有“上海外國語大學‘致遠計劃’”的旗幟。
王濛等人欣賞了一會臺上的表演,王廠長此時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那頭應該是在喊王廠長過去,王廠長只得和王濛等人打了個招呼離開,畢竟王廠長是受邀來參加活動的,而且王濛等人也耽擱了王廠長不少時間,王濛等人也不好意思再繼續給王廠長添麻煩,於是便準備和王廠長分別,王濛和王漢則繼續在博覽園裏逛逛。
王濛和王漢正準備在博覽園裏的其他地方去看看,這邊才和王廠長分開,兩人轉頭就遇到了陶指揮,陶指揮看到王濛和王漢兩人,也是直接迎上來就叫住了倆人。
王濛和王漢對於陶指揮的突然出現也很是驚訝和驚喜,陶指揮笑盈盈地和兩人打了個招呼,隨後就問起兩人怎麼到縣城裏來了,王濛則是向陶指揮簡單地介紹了一下遇到王廠長的經過,說罷,陶指揮便主動要帶着兩人四處轉轉,正好也可以給兩人介紹介紹博覽園,王濛和王漢兩人便跟着陶指揮,在博覽園裏參觀了起來。
原來陶指揮今天剛好是來查看一些具體工作的進展和完成情況的,屬於是個人行動,所以也就沒有隨同人員,用陶指揮自己的話來說,算是邊休息邊工作。
陶指揮帶着兩人邊走邊參觀,也邊介紹着,“文化潤疆”是上海市對口援疆項目中的一個年度性活動,基本上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在五位一體的總體要求下,上海市除了在經濟方面給予了新疆大量的資金、項目上的援助外,在社會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也是給予了大量的產業扶持和人財物的支撐,文化潤疆則是通過上海與新疆的兩地聯動,通過打造文化宣傳樣板和文旅產業品牌,來實現新疆特有的地區文化走出新疆、走向全國、衝向世界,實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潤心、凝聚人心”。這樣算起來,今年已經算是第三個年頭舉辦“文化潤疆”的主題活動了。
陶指揮一邊說着,一邊領着王濛和王漢兩人蔘觀起博覽園內設立的一些佈景,走到一個類似廣場的地方,就看到非遺博覽園外圍搭建了一個巨大的宣傳佈展,上面寫着“文化潤疆”主題活動的宣傳標語,主辦單位是莎車縣政府,承辦單位包括上海援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