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陳雙方的父母本打算讓他們儘早結婚,周建軍抗住雙方老人的壓力,和陳秀麗處了差不多兩年。
陳秀麗沒到法定結婚登記的年齡,這在農村不算什麼事,先辦酒席,等到了年齡再去補一張結婚證,大家都這麼幹。陳秀麗對此也不排斥,反正都要嫁人了,早一天晚一天也沒什麼區別。
不過,周建軍很堅持。
陳秀麗知道,周建軍是在給自己時間,對此她非常感激。二人在這兩年從陌生到熟悉,相處得還不錯,就連王靜也說,她這兩年比之前笑容多了一些。
1997年5月,陳秀麗剛過完20歲生日,和周建軍在縣城的婚姻登記處領了結婚證。緊接着又回到村裏辦了婚禮,周家在太平鎮算是有頭有臉的家庭,婚禮的席面找的是縣城裏酒店的大廚。當地農村辦酒席是6個涼菜12個熱菜,這是吉數,周家不好在數量上做文章,但在菜色上卻花足了心思。席面上有一道炒魷魚,是村裏大部分人第一次除了明太魚之外喫到的海鮮。即使婚禮過去好幾天,村裏人還在津津樂道地討論。
婚後,周建軍仍舊每日出去跑車,不過只要不是跑得太遠,晚上都會回到家裏。而只要他在家裏,就不讓陳秀麗做飯,家裏外面都他一個人忙活。
先前陳秀麗在孃家,每日忙着刨根,粘工藝品,嫁給周建軍以後,這些全都不需要她做了。
陳秀麗不喜歡整日無所事事,還是願意往山裏跑,因爲不需要爲錢發愁,陳秀麗刨回來的藥材都被她種到了園子裏。她先前在鎮政府的報紙上看到過,有些地方的農民已經開始種植藥材了,但是技術還在摸索階段。
種藥材沒有那麼簡單,陳秀麗從山上挖的藥材幾乎是移栽一批死一批。周建軍見狀,從縣裏的農業技術站給陳秀麗買了很多藥材相關的書籍,從此以後,陳秀麗天天捧着書學習。
王萍挎着當年陳秀麗在家編織的小筐走進院子,裏面放了一把韭菜和幾根胡蘿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