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現實殘酷,九年級,15歲的韋夏方纔159公分,就算專職一號位,他的身材也過於瘦弱。
教練組認爲他身高的上升空間應該還有15公分左右,即使增加15公分的身高,也不過174公分,比起職業籃球對一號位的最低限度——183公分都有10公分的差距。
誠然世界各地均有小個子在職業籃球創出一片天地的佳話,但籃球運動說到底,仍然是屬於長人的運動。
此時看見一隊的人被唐納教練折磨,韋夏心裏並無同情或者遺憾,他想,如果換他來,他一定會堅持15圈以上。
“菲利克斯,幸好你沒進一隊,不然你肯定完蛋!”正在戲謔主力遭遇的某人突然把話題轉到韋夏的身上。
菲利克斯是韋夏的英文名,還是媽媽起的,因爲她覺得生長在國外,有個英文名更方便。還好,他的媽媽畢竟是個修養的女人,不像正在大放厥詞的兄臺,他可能不是王牌隊最具天賦的球員,因爲他的身板看起來更適合從事美式足球,但他絕對是擁有最獨特名字的球員。
他叫迪克·隆(Dick Long),先不說“隆”姓已經夠罕見了,還能把名字取爲“迪克”,韋夏不得不爲他的好友未來的人生而擔憂⑴。
⑴迪克隆的意譯是“吉米巴特勒”長。
韋夏聽見大隆的調侃,爲表現出自己的驕傲與他人的不同,鼓着膽子對諸位預備隊的同仁說道:“我和你不一樣,我要成爲第二個科比·布萊恩特,這點苦算什麼?”
那一刻是微妙的,他們好像來到冰川期的世界,好像黑白默片放映到高潮片段,好像科比季後賽對爵士投出的那四記三不沾,好像1998年喬丹一戰封神後,有個不識趣的波士頓傻子搶過芝加哥全城廣播囔囔:“別他媽叫了,就算邁克爾拿下十座總冠軍,在拉里面前他永遠是個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