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晨昏圈的面積和空間有限,隨着種羣的興旺和數量的激增,多足節肢動物們不得不離開溫暖舒適的宜居區,到兩個環境嚴苛的半球上開疆拓土,設法生存。生物的體貌和習性是深受其生存環境影響的,遷徙至明暗兩個半球的多足節肢動物在適應各自環境的過程中也逐漸演變爲兩個外貌和習性明顯不同的亞種。在亮面沙漠中生存的多足節肢動物,爲了減少強烈陽光和強烈紫外線的傷害,降低自己的體溫,進化出了銀光鋥亮的鏡子一般的外殼,它們能夠在最大限度上把陽光反射回去。披有銀亮外殼的多足節肢生物理所當然地被稱爲銀殼族,銀殼族棲居在沙漠下的洞穴裏,它們主要以沙漠植物的花朵和其他小型沙漠動物爲食。與此同時,在暗面冰原上生存的多足節肢動物爲了抵禦嚴寒,在體表生長出了濃密而厚實的毛髮,它們被形象地稱爲多毛族。多毛族還進化出了一條長長的觸鬚,觸鬚頂端同地球深海中鮟鱇魚的長鬚一樣有一個發光器官,它們把觸鬚伸進冰隙中垂釣,靠光亮來吸引漆黑冰海中的魚類。
經過數百萬年的漫長進化,銀殼族和多毛族都依次進入了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和原子時代,並且擁有了各自的優勢。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光照條件,銀殼族最先利用太陽能並率先掌握了核裂變的技術,它們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上先後修建了大規模的太陽能電站以及核電站,依靠源源不斷的電能,它們的地下城市以及地面城市裏都裝配了先進的空調系統,變得涼爽宜人。它們還最終攻克了可控核聚變的多個難題,掌握了人類一直夢寐以求的可控核聚變技術,並以此爲基礎製造出了動力強勁的可控核聚變航天發動機。
相比起銀殼族來,多毛族在計算機技術上更勝一籌。因爲生存所迫,它們需要精準計算魚羣的數量、洋流的變化以及冰層的厚度,並根據經驗和數據進行相應的推演與預判。它們最早發明了類似於地球上的算盤那樣的簡單計算工具,後來又陸續發明了手搖式計算器械、依靠風力和水力來推動的大型計算器械以及晶體管計算機。在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多毛族終於突破技術障礙,研發出了擁有巨大容量、能夠進行並行計算的量子計算機。
自從幾百萬年前從晨昏圈踏上不同的半球后,銀殼族和多毛族便逐漸分化爲兩個水火不容的族羣,它們固守着自己的領土,絕不允許對方踏入半步,更不會讓對方分享自己的核心技術。在歷史上,它們還曾經爲了爭奪晨昏圈宜居帶的控制權而多次兵戎相見。
讓銀殼族和多毛族冰釋前嫌、攜起手來的是比鄰星的耀斑爆發。比鄰星有着多數紅矮星的特點,直徑和質量都較小,平均只有太陽的三分之一,它們的表面溫度也較低,所釋放出的光熱遠不及太陽釋放的光熱。由於質量小,紅矮星內部的氫元素核聚變速度較爲緩慢,它也因此而擁有更長的壽命和更穩定的狀態,這非常有利於生命的誕生和演化。得益於比鄰星的穩定狀態,銀殼族和多毛族順利演化至今,形成文明。
同太陽這樣的主序星一樣,紅矮星也會爆發耀斑,耀斑爆發時紫外線的強度會在瞬間提高到原來的數百倍,不過總體而言,它們對比鄰星b的大氣層以及比鄰星b上的生命並沒有過多的影響。然而,近期比鄰星爆發了一場史無前例的耀斑,其規模和級別都駭人聽聞,紫外線的強度瞬間增強了數百萬倍,大量攜帶着高能粒子的泡沫狀氣體被拋向比鄰星b。由於高能粒子能夠讓大氣層帶電,無數電流湧入了比鄰星b上的電網,毀掉了絕大多數的電力設施,不論是比鄰星b亮面的供電系統還是比鄰星b暗面的供電系統都無一倖免。高壓電線因爲嚴重過載而爆炸,變壓器因爲嚴重故障而起火,失去了電力的比鄰星b回到了電氣時代之前。與此同時,比鄰星b上的供水系統、通信系統和交通系統全面癱瘓,沒有了水和電,無論是亮面的地表現代化農牧業還是暗面的設施農牧業全都無法維持運轉,食物短缺導致的饑荒開始席捲全球。沒有了電力供應,銀殼族無法利用空調設施除熱,而多毛族則無法採暖,因爲炎熱和酷寒而死的人不計其數。
最爲可怕的是,如此規模的耀斑時隔不久竟然再次襲來,讓銀殼族和多毛族都損失了近一半人口。通過對比鄰星的多次反覆勘測,銀殼族和多毛族的天文學家們同時得出了一個結論:比鄰星的氫氦聚變出現了不明原因的增強,原來的平衡狀態出現了異常,這一異常將導致此後的數百年甚至數千年裏比鄰星都會高頻次地爆發強烈耀斑。在如此頻繁的高強度耀斑轟擊下,銀殼族文明和多毛族文明會被徹底摧毀,比鄰星b上的所有生物都會陸續被紫外線殺死,甚至連密實的大氣層也會被高能帶電粒子吹跑。
毫無疑問,比鄰星b已不再是一處久居之地了,要想將文明延續下去,無論是銀殼族還是多毛族都得離開此地,尋覓新的家園。危難之下,兄弟不再鬩於牆,銀殼族和多毛族史無前例地團結起來,他們分享出了各自掌握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和量子計算機技術,終於製造出了能夠進行恆星際飛行的飛船,飛船上的多個可控核聚變發動機將保障它獲得充足的動力,而飛船上的主核大量子則能保障它獲得最正確的軌道和最經濟的航程。
銀殼族和多毛族的天文學家都認爲最近的恆星系,也就是4。2光年外的太陽系內存在着一到兩顆宜居行星,鑑於形勢緊迫和恆星際飛船隻能達到光速的10%這個現實,首艘恆星際飛船“新世界”號的目的地被設置在了太陽系的內側行星,也就是火星和地球。
載着銀殼族的60名船員和多毛族的60名船員,載着比鄰星b的十多億居民的希望,“新世界”號騰空而起,開始了它充滿挑戰與危險的處女航。作爲先遣者,“新世界”號船員們的首要任務就是確定兩顆目標行星是否適合移民,如果其氣候、溫度、重力、大氣成分等條件都在適宜的範圍內,它們就要向母星發出信息,通知母星抓緊時間進行全體移民。在它們前往太陽系的途中,比鄰星b上的居民們已經在做相應的準備,不遺餘力地製造更多的恆星際飛船。同之前一樣,可控核聚變發動機主要由銀殼族的工程師來完成,量子計算機主要由多毛族的工程師來完成,而總裝車間就設在宜居的晨昏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