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愛與死的永恆 (第7/8頁)
趙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想這該是個多麼美麗而悽婉的結局。這不僅是高陽死前所最最需要的,也是死前的吳王所最最需要的。這兩個都曾被他們的父皇無比寵愛的孩子,在此刻,便只能彼此寵愛彼此安慰了。然後,殺了自己。而在殺了自己的那一刻,他們的心與身都已因那性慾的得以釋放和這釋放所帶來的生命的歡樂而死而無憾了。那便是死賦予生的永恆。
一種怎樣的激情的死。
一種怎樣的悲壯。
這就是我所要的高陽公主。高陽公主就是應當這樣死的。在情與欲中。死得壯美。
這就是我所編織的一個女人的愛的歷史。歷史是真理性的。而對於一個人來說,愛也是真理性的。
關於高陽公主這個女人,我所參照的只有史書中的這麼短短的幾行字,以及與這幾行字相關的其他人物的記載:合浦公主,始封高陽。下嫁房玄齡子遺愛。主,帝所愛,故禮異它婿。主負所愛而驕。房遺直以嫡當拜銀青光祿大夫,讓弟遺愛,帝不許。玄齡卒,主導遺愛異貲,既而反譖之,遺直自言,帝痛讓主,乃免。自是稍疏外,主怏怏。
會御史劾盜,得浮屠辯機金寶神枕,自言主所賜。初,浮屠廬主之封地,會主與遺愛獵,見而悅之,具帳其廬,與之亂,更以二女子從遺愛,私餉億計。至是,浮屠殊死,殺奴婢十餘。主益望,帝崩無哀容。
又浮屠智勖迎佔禍福,惠弘能視鬼,道士李晃高醫,營私侍主。主使掖庭令陳玄運伺宮省祥,步星次。永徽中,與遺愛謀反,賜死。顯慶時追贈。
《新唐書》卷八十三·列傳第八·諸帝公主當我將這幾行簡潔而又蘊藉無窮的文字繁衍開來,我覺得我便已觸到這場有血有肉的愛的廝殺了。古往今來,高陽公主似乎一直是一種性愛的象徵、淫慾的代表,是大逆不道。但是,又有誰肯去深究她何以淫慾何以總是以身試法呢?高陽是身上壓着沉重的鎖鏈而又要拼力反抗的那種女人。在某種意義上,她應當被看作是反叛的女英雄。她的出身和個性使她敢想敢做,敢同皇權較量,特別是敢於迷戀於性。而且,她追求這快樂。這有什麼不好?難道性的快樂只是男人的權利嗎?難道女人就不能成爲性生活的主宰?也許高陽的先鋒意義就在這對於性的追求中。而在中國漫長的無比壓抑的封建社會中,對性的追求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人性的追求,對自由的追求。於是,高陽公主也就不僅僅是性的象徵,她同時也該被看作是個性的、人道的和自由的象徵。
這或者就是高陽公主何以能穿越千年風雲,而至今仍被人們留意的緣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