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惟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湊熱鬧的碼頭工,也有附近村鎮的父老鄉親趕來圖個喜慶。
洞庭湖上的連家船鱗次櫛比,油光發亮,一艘艘、一排排地往岸邊靠。漁民們難得地上了岸,抬着牛羊三牲,鮮花嫩果,舉着高香,敲鑼打鼓地前往泗神廟裏祭拜。
“泗神廟”供奉的是「水神」楊泗將軍。這是洞庭湖區人人特有的保護神,能斬除蛟龍,平定水患,維護一方水域的平安。
洞庭湖水域的漁民們每年開船日都要祭拜楊泗將軍,求他平波鎮浪,保佑一年漁獲豐收。
關於楊泗將軍的來歷有許多,有人講他是南宋時在洞庭湖起義的英雄楊幺,因爲他在起義軍的首領中排行第四,起義失敗後,百姓們在給他樹立祠堂時,爲了不被上面的人降罪,所以改了個諧音“楊泗”。
也有人講楊泗將軍是長沙人,七歲成神。傳說在長沙潯龍河有一條孽龍興風作浪,住在河邊的楊泗就前往南嶽煙霞洞拜師學藝,最後,她憑藉一套上天入睡、隱身遁跡的法術和一把七星寶劍,斬殺了孽龍。因爲他斬龍有功,被封爲將軍。百姓們感念他的恩德,給他立廟祭祀。
不管哪種說法,楊泗將軍是洞庭湖區漁民心目中的水神,這一點是不會變的。
除了祭拜楊泗將軍,湖岸邊的平地上早就搭起了兩三層樓高的綵棚,漁民們湊錢請的戲班子輪番表演。
花鼓戲、黃梅戲,漁家號子,甚至有外邊傳來的流行歌,唱得熱熱鬧鬧,歡天喜地。
江一龍又聽見了一年多以前在洞庭漁歌會聽到的那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