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惟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個陌生的漁民姓孫,叫孫志強,和他一起的還有三個年輕的漁民。他們不像張家、鐵家等洞庭湖的七十二連家船的老漁民一樣長期生活在洞庭湖這片水域,而是架着小船沿着江河四處遊蕩。一個月前,他們纔來到洞庭湖捕魚。
不過,八百里洞庭湖水域寬闊,來來往往的漁民也不少,鐵秤砣他們爲什麼會對這個孫志強有意見?
很快,江一龍就知道原因了。
孫志強幾人的魚艙裏滿滿當當,入眼的都是十來斤,甚至十幾斤的大魚,比張船伕、鐵秤砣他們的收穫要多得多。不過,這些魚幾乎條條翻起了白肚皮,一動不動地浮在水面上,沒什麼活力,和鐵秤砣他們捕撈的活蹦亂跳的魚是兩個模樣。
江一龍一看就不對勁。他們這船的魚根本不是用漁網捕撈的,而是用電魚機電的。
江大龍曾經說起過,有些地方有人用電瓶或者專門的電魚機向水裏放電,把魚麻翻,再撈上來。這種捕魚方式比起傳統的撒網捕撈要輕鬆、快捷得多。一竿子下去,水裏大大小小的生物,大到十幾、幾十斤的大魚,小到蝌蚪、還沒孵化的魚卵,沒死也都翻着白肚皮。那些小魚小蝦一般當場就被電死,大魚哪怕僥倖逃脫,也喪失了繁殖能力。這種“斷子絕孫”的捕撈方式一直被傳統的漁民們鄙視,也被政府明令禁止。
其實這些年來,洞庭湖上也陸陸續續有外來的漁民投機取巧,電魚、毒魚、炸魚,各種上不得檯面的手段層出不窮。但是洞庭湖區域的漁民傳統、保守,靠湖喫飯,以船爲家,一直都是傳統的漁網捕撈方式捕魚,不屑於他們爲伍。看到這些人自然不會給他們好臉色。
“聽說江老闆是開臘魚廠的,我們這魚做臘魚最好不過了。頭回生意,交個朋友,就給江老闆八毛一斤如何?”
江一龍心底有些憤怒,“你們這魚不是撈的吧?”
“不是撈的還是釣的啊?”另一個人不耐煩,“你就講要不要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