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前四代機甲的研製目的主要是用於正面戰場,因此其機載電腦只是起一個協調的作用,是根據駕駛者肢體的運動來被動的調節各關節處馬達輸出動力的大小,並起到一個平衡機體的作用,屬於典型的‘跟隨系統’。
它的優點是解放了士兵的雙手,使其能進行復雜的操作而不必分心於機甲的操控,但缺點也同樣明顯。大腦發出的指令通過身體動作的分解,再傳遞到各部機件,有一定的滯後性,這是這套系統的特性所決定的。
也是因爲正面戰場的特殊性,容許指令的傳達有一定的延後,因此這幾秒的誤差就被容忍了。
但第五代機甲不同,它是近戰型機甲,不要說一二秒的誤差,就是零點幾秒的時間,有時也足以決定駕駛者的生死。
但遺憾的是機甲的主體系統已經無法更改,事實也證明它的研究方向是正確的,我們不可能將整套系統推倒重來。
據此,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從駕駛者着手。
即索性在機甲操作者身上直接植入芯片,將其腦神經的指令以數據化的形式直接傳遞給由芯片控制的機載電腦,由腦神經來直接驅動機甲,而不是被動的與人體保持同步……”
“不錯的設想,那麼,這就是你們的最新成果了!”馬蒂爾德指着第五具機甲微笑着說道。
“是的,我們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目前的問題是:大腦瞬間產生的數據過於龐雜,以當前芯片的技術無法對其中的有效指令進行過濾,也就沒有辦法做出針對性的解讀。
出現的問題就是電腦偶爾會做出與肢體相反的指令,從而令機甲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