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是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棣一手打造朝貢體系,一直以來都是薄來厚往。
大明對但凡來朝供奉的國家,都認爲是自己的藩屬國,只要他們對明朝進行朝貢,大明就會回賜,豐厚的報酬。
而“薄來”,就是每個來朝貢明朝的國家,只需要簡單的貢品,就能獲得豐厚的賞賜。
因爲大明在乎的,本來就不是貢品多少,和貴重程度,在乎的是來朝的數量和規模。
而這些只需要薄禮,就可以得到豐厚賞賜的國家,都願意來撿這個便宜。
所以,基於這個政策,可以知道,在近一百五十個朝貢大明的國家之中,肯定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爲了大明豐富的賞賜而來。
應該說,這種思路從經濟上來說,是虧本的,但是,在某種程度,卻是建立了,以大明爲中心的規矩和制度。
規矩和制度都建立了,經濟上的收入肯定是有的。
至少在朱棣時期,那是賺了不少,遷都,開運河,五徵漠北的財富,可都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