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R.托爾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些故事在此告終
古時有邁雅索隆,貝烈瑞安德的辛達族精靈稱他爲戈沙烏爾。在阿爾達初創之時,米爾寇誘騙他到自己麾下,他成了大敵的僕從中最強大、最受信賴,也最危險的一個,因爲他能變換多種形貌。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只要願意,仍能展現出尊貴又俊美的模樣,除了最具戒心之人,其餘衆生皆受到了矇騙。
桑戈洛錐姆崩塌,魔苟斯被推翻以後,索隆又取了俊美的形貌,向曼威的傳令官埃昂威屈膝致意,發誓棄絕過往一切惡行。有人認爲,索隆起初不是裝模作樣,而是真的願意改過自新,即便只是出於恐懼—他既對魔苟斯的失敗感到氣餒,又對西方主宰的烈怒感到驚慌。但埃昂威對自己的同輩並無赦免之權,他命索隆返回阿門洲,在那裏接受曼威的裁決。索隆深感羞恥,不願在這種顏面喪盡的情況下回去接受維拉的懲罰,他很可能必須勞役多年來證明自己的向善之心。他在魔苟斯手下大權在握,因此,當埃昂威離去,他隱藏在中洲未走,並且墮回邪惡之中,因爲魔苟斯加在他身上的桎梏非常強大。
在“大決戰”連同桑戈洛錐姆崩塌的大亂當中,大地劇震,貝烈瑞安德四分五裂,淪爲廢墟。北方和西方大片陸地沉入大海,矗立在東方的埃瑞德路因山脈於歐西瑞安德境內斷裂,造成一個朝南的巨大缺口,海水湧入,形成海灣。舒恩河{River Lhûn,辛達語。471。}改變了河道流入這處海灣,因此它被稱爲舒恩灣。那片土地在古時被諾多族精靈稱爲林頓,之後一直都叫這名。仍有許多埃爾達生活其間,徘徊流連,尚不願捨棄他們曾經長久奮戰勞作過的貝烈瑞安德。芬鞏之子吉爾-加拉德是他們的君王。和他在一起的還有半精靈埃爾隆德,他是航海家埃雅仁迪爾的兒子,也是努門諾爾開國之王埃爾洛斯的兄弟。
精靈在舒恩灣的海岸旁興建了海港,將其命名爲米斯瀧德{Mithlond,辛達語。537。}。那裏港況良好,他們停泊了很多船隻。埃爾達不時由灰港啓航出海,逃離大地上黑暗的歲月。靠着維拉的仁慈,首生兒女只要願意,依舊能循着筆直航道回到位於環繞世界的海洋之外的埃瑞西亞和維林諾,與親族團聚。
在那個紀元,還有另外一些埃爾達翻越埃瑞德路因山脈,進入內陸地區。這當中有很多是泰勒瑞族,他們是多瑞亞斯與歐西瑞安德兩地的倖存者。他們在遠離大海的深山密林裏,在西爾凡族{Silvan Elves,能力與智慧都次於埃爾達的精靈族羣,人數衆多,喜歡居住在森林中,並不嚮往海洋。又稱爲森林精靈(Wood-elves)。
680。}精靈當中建立了國度,但內心始終渴望着大海。諾多族在埃瑞德路因山脈以東,只於埃瑞吉安{Eregion,辛達語。295。},也就是人類稱爲“冬青郡”{Hollin。托爾金在《〈魔戒〉名稱指南》中要求此名意譯。由於Hollin一詞是holly(“冬青”)的古老說法,故譯名也選用“郡”這一古代的名稱,以貼合古風。422。}的地區確立了長期領地。埃瑞吉安鄰近矮人的宏偉城邦卡扎督姆,精靈稱其爲哈索德隆德,日後又稱它爲墨瑞亞{Moria,辛達語。543。}。從“精靈之城”歐斯特-因-埃第爾{Ost-in-Edhil,辛達語。623。}出發,有一條大路直接通往卡扎督姆的西門。因爲當時精靈與矮人之間建起了友誼,這是別處從未有過之事,雙方子民因此獲益良多。在埃瑞吉安,“珠寶冶金匠行會”格懷斯-伊-彌爾丹{Gwaith-i-Mírdain,辛達語。379。}的匠人,技藝之精湛超過了有史以來除了費艾諾本人以外的所有工匠。而他們當中公認本領最高的,是庫茹芬之子凱勒布林博。《精靈寶鑽征戰史》中記載,庫茹芬和凱勒鞏被逐出納國斯隆德時,凱勒布林博與父親決裂,留了下來。
中洲別的地方太平了很多年。然而,除了貝烈瑞安德的子民所到之處,大多仍是一片蠻荒。那裏確實有很多精靈居住,他們已經在當地生活了數不清的歲月,在遠離大海的廣闊土地上自由漫遊。但他們是阿瓦瑞精靈,對他們來說,貝烈瑞安德的事蹟只不過是傳言,維林諾僅僅是個渺遠的地名。而在南方和更遙遠的東方,人類繁衍起來,但因索隆作祟,他們大多數都投向了邪惡。
眼見世界的荒涼景象,索隆自忖,衆維拉推翻了魔苟斯,就再度忘記了中洲。於是,他的驕傲急速高漲。他投向埃爾達的目光充滿憎恨,也十分忌憚不時駕船返回中洲的努門諾爾人。但有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掩飾了自己的想法,隱藏了內心盤算的黑暗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