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R.托爾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如《努門諾爾淪亡史》所記載的,那時倖免於難的努門諾爾人向東逃去。領導他們的是“長身”埃蘭迪爾和他兩個兒子,伊熙爾杜與阿納瑞安。他們是國王的親戚,也是埃爾洛斯的後代子孫,但他們不願聽從索隆,並且拒絕向西方主宰宣戰。他們帶着忠貞派尚存的所有人,在毀滅降臨之前駕船離開,放棄了努門諾爾島。他們都是強大之人,艦船也堅固高大,但暴風雨追上了他們,他們被滔天巨浪託上雲霄,落回中洲時猶如風暴中落難的鳥兒。
埃蘭迪爾被大浪衝上林頓的海岸,得到了吉爾-加拉德友善的援手。隨後他順舒恩河而上,在埃瑞德路因山脈的另一邊建立了王國。他的族人沿着舒恩河與巴蘭都因河{Baranduin,辛達語。110。},散居在埃利阿多各地,都城安努米那斯{Annúminas,辛達語。61。}位於能微奧湖{Lake Nenuial,辛達語。578。}畔。另外在北崗{North Downs。599。}的佛諾斯特{Fornost,辛達語。326。},以及卡多藍{Cardolan,辛達語,紅色山丘之地。156。}和魯道爾{Rhudaur,辛達語,東邊的。648。}丘陵,也都有努門諾爾人居住。他們在埃敏貝萊德{Emyn Beraid,辛達語。276。}和阿蒙蘇爾{Amon Sûl,辛達語。32。}兩處建起了雄偉的瞭望塔,那些地方至今仍有很多古冢和已成廢墟的建築,但埃敏貝萊德上的高塔依然望向大海。
伊熙爾杜和阿納瑞安被大浪打往南邊,他們最後駕船溯安都因大河而上,這條河流發源於羅瓦尼安{Rhovanion,辛達語,是迷霧山脈以東的北部區域的統稱,又名“大荒野”。647。},在貝爾法拉斯灣{Bay of Belfalas,辛達語,海岸的。119。}注入西邊大海。他們在這片地區建立了日後稱爲剛鐸{Gondor,辛達語,岩石之地。355。}的王國,而北方的王國稱爲阿爾諾{Arnor,辛達語,王室之地。82。}。努門諾爾的水手早在很久以前王國興盛的年代,就在安都因河口建港築城,儘管索隆就在緊鄰的東方黑暗之地。到了後來,這處港口只有努門諾爾的忠貞派會來,故那片地區沿海一帶的居民,很多都或多或少與精靈之友和埃蘭迪爾的子民有親緣關係。因此,他們歡迎他兩個兒子的到來。這個南方王國的都城是歐斯吉利亞斯{Osgiliath,辛達語,星辰城堡。620。},安都因大河穿城而過,努門諾爾人建造了一座跨河巨橋,橋上有壯觀的高塔與石屋,來自海上的大船也在城中的碼頭停泊。
他們在橋的兩端也興建了雄偉堅固的城堡:位於東邊陰影山脈山肩上的是“升月之塔”米那斯伊希爾{Minas Ithil,辛達語。525。},威懾着魔多;位於西邊明多路因山{Mindolluin,辛達語。531。}腳下的是“落日之塔”米那斯阿諾爾{Minas Anor,辛達語。524。},抵禦着谷地的野蠻人。伊熙爾杜居於米那斯伊希爾,阿納瑞安居於米那斯阿諾爾,但他們一同治理王國,兩人的王座並排設立在歐斯吉利亞斯的大殿裏。
這些城市便是努門諾爾人在剛鐸的主要居住地,但在隨後國勢昌盛的年代,他們也在其他地區興建了壯觀堅固的工程,如阿剛那斯{Argonath,辛達語,王者之石。78。}、阿格拉隆德{Aglarond,辛達語,晶輝洞。11。}及埃瑞赫{Erech,可能來自前努門諾爾時期的人類語言。287。}。他們還在安格瑞諾斯特{Angrenost,辛達語。53。},也就是人類稱爲艾森加德{Isengard,洛汗語。444。}的環場內,以堅不可摧的磐石築成了歐爾桑克尖塔{Pinnacle of Orthanc,辛達語。619。}。
流亡者從努門諾爾帶出了諸多財物與非凡的傳家寶,它們奇妙又各具效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七晶石與白樹。孕育出這棵白樹的果實,來自曾生長在阿美尼洛斯的王宮庭院中,後來被索隆焚燬的“玉樹”寧洛絲。而寧洛絲本身則是源自提力安城中的白樹,那棵白樹是仿了雅凡娜在維拉之地培育的“萬樹之長”銀聖樹泰爾佩瑞安的模樣。白樹作爲對埃爾達精靈與維林諾之光的紀念,被種在米那斯伊希爾,伊熙爾杜的王宮前,因爲是他自毀滅中搶救出了那顆果實。但七晶石分散在各處。
埃蘭迪爾取了三顆晶石,他兩個兒子則各有兩顆。埃蘭迪爾的三顆晶石分別安置在埃敏貝萊德的高塔上、阿蒙蘇爾的瞭望臺中,以及安努米那斯城內。他兒子們擁有的晶石分別安置在米那斯伊希爾和米那斯阿諾爾,還有歐爾桑克塔和歐斯吉利亞斯城。這些晶石的用處在於,那些望向晶石內部的人,可以看見發生在久遠之時或遙遠之地的事。大部分時候,它們顯示的都只是另一顆同類晶石附近發生的事,因晶石們能互相呼應。但是,意志堅定、心智強大的人,能學會將目光投向任何他們想看之處。因此,努門諾爾人探知了很多敵人想要隱藏的事物,在他們強盛的時日裏,幾乎沒有什麼逃得過他們的警惕監視。
據說,埃敏貝萊德丘陵上的高塔,其實並非流亡的努門諾爾人所造,而是吉爾-加拉德爲他的朋友埃蘭迪爾而建。埃敏貝萊德的真知晶石,就安放在衆塔之中最高的埃洛斯提力安{Elostirion,辛達語,星辰的守望。264。}上。埃蘭迪爾時常前往該地,當他心中湧動思鄉之情,他會透過晶石,朝隔離之海的彼岸遙望。人們相信,他有時甚至可以望見遙遠的托爾埃瑞西亞島上阿瓦隆尼港的高塔,那是主晶石曾經安放、至今仍然安放之處。這些晶石是埃爾達送給埃蘭迪爾的父親阿門迪爾的禮物,在那段索隆的陰影籠罩努門諾爾,精靈不能再來該島的黑暗時期裏,聊以慰藉那片土地上的忠貞派。這些晶石被稱爲帕藍提爾{Palantíri,昆雅語,單數形式是palantír。626。},意思是“遠望之物”,不過所有被攜至中洲的晶石,都在很久之前失落了。
就這樣,努門諾爾的流亡者建立了阿爾諾和剛鐸兩個王國。但沒過多少年,事態就表明,他們的大敵索隆也回來了。如前所述,他祕密回到了他的古老王國魔多,此地位於“陰影山脈”埃斐爾度阿斯{Ephel Dúath,辛達語。285。}以東,並與剛鐸東方邊境接壤。在那裏的戈堝洛斯盆地{Gorgoroth。358。}上方,他建起了巨大堅固的要塞“邪黑塔”巴拉督爾。那地還有一座精靈稱爲歐洛朱因{Orodruin,辛達語。616。}的火山。其實正是因爲這座火山,索隆纔會在多年以前定居該地,因他利用那裏自地心噴出的火焰修煉妖術,從事鍛造。他在魔多之地的心臟地帶鑄成了統御之戒。如今他蟄伏在黑暗裏,直到爲自己修煉出一個新的形體。這新貌十分恐怖,因爲他在努門諾爾沉沒之際被拋入深淵,俊美外形也一去不返。他重新戴上了主魔戒,以力量裝束自己。就連精靈與人類中的佼佼者,都很少有人能抵擋“索隆之眼”的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