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隨着流民隊伍人數的不斷擴大,所需要的食物也就越來越多,災年本就收成減少,一個地方能喫的東西往往不足以支撐一支流民隊伍的消耗,所以他們要不停地換地方。
他們每到一地,首先要做的,就是尋找足夠多的食物,糧食不夠喫,就挖野菜,草根,書皮,再不夠,就只能冒險去攻城拔寨,搶奪地主官府的錢糧了。
所以我們看到,在書中劉姥姥帶着板兒進入賈府,喫相十分粗鄙,板兒第一次來也是“只顧喫果子。”
到崇禎四年以後,流寇的隊伍常常是數以萬計,甚至數十上百萬的都有。
如崇禎四年三月,太僕寺卿鄭宗周上言:
“蓋晉土自天啓初年以來,無歲不災,而去年尤甚。重以沿黃之派,急於星火,轉運艱難。在朝廷雖算價二十二萬,而民間所費實已不止百萬。有司但顧考成,新舊並催,鬻子賣妻,剜心敲髓,民之皮骨已盡。今日春雨未沾,風霾日異,人心洶洶,朝不保夕。
陽城縣上報說:沁(陽)之南暨邑東西,賊建號樹幟者不一而足,或以萬計,或數千。既揭竿,脅從者且十之五六。至若上黨(今長治)、汾水亦不啻幾過。”
史籍記載當時較大的一股流寇紫金梁部,會合的人數一共有三十六營,衆號二十萬。
而當時負責追擊他們這種流寇隊伍的明軍,如曹文詔部只有明軍三千,左良玉部只有一千,由於兵少,明軍常常只敢遠遠的跟隨,而流寇隊伍聲勢浩大,所到之處往往草根書皮喫得一乾二淨,樹木也被砍光當做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