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紅繩難盜 (第6/38頁)
張海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火小邪心中一喜,哼道:「菩薩佛祖爺爺保佑!」
做賊的人,察言觀色極爲重要,要能判斷出人的行爲狀態是什麼,在賊道中稱之爲「識行八倫常」。也就是:是否是急上茅房大小解脫;是否是十分飢餓急於喫飯;是否是身患重病行動不便;是否是遭遇急事忙不擇路;是否是缺胳膊少腿身有殘疾;是否是疲倦困頓睡意濃濃;是否是已經睡得很沉不會驟醒;是否是性慾高漲不能自已。別小看這「八倫常」,判斷清楚所偷之人的狀態,乃是何時出手偷竊的不二要訣。
除了「識行」,就是「識性」,也就是說要判斷此人的脾氣性格如何,配合着「八倫常」使用,能有奇效。有的賊人敢大大方方的從你身邊把包偷走,近在咫尺,你卻渾然不覺,就是「識行」「識性」辨明的準確,加上膽大心細,手腳快,簡直讓人防不勝防。
有人會問了,怎麼做賊和封建社會的爲官之道有點象呢?都是要辨行辨性,察言觀色,小處着眼,大處着手,把握趨勢,進退有度。其實這話問到點子上了,權、錢都乃身外之物,本不是自己的,你非要拿到手上,都是做「賊」的道理。其實天地萬事萬物,都彼此隱含「盜」律,所以古語中有云:
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時,百骸埋。動其機,萬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而所以神也。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君子得之固窮,小人得之輕命。
火小邪辨明青苗已經睡沉,只要不有外界聲響動靜滋擾,她一時不會醒來,就慢慢從牀下爬了出來。
火小邪探頭一看牀上,三姨太側躺着,背對着火小邪,身上則蓋着一牀輕被,顯得身材曲線玲瓏,一小段香肩露出被邊,雪白的皮膚如同凝脂,真是十足的香豔。火小邪根本顧不上欣賞這番春色,只是見不到三姨太的正臉,不知她是否睡熟了。
火小邪回頭看了眼青苗,青苗絲毫沒有醒過來的跡象,不禁咬了咬牙,一隻手捏住三姨太上身的被子一角,將頭低下牀沿,輕輕拉了一下,趕忙躲回牀底。
三姨太微微動了一下,並未甦醒。
火小邪躲在牀下,聽到牀板輕輕一響,一顆心狂跳不已,只好擰着嘴,盡力細長細長的喘氣呼吸,這纔不會發出喘氣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