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璞老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胡亥下了馬,讓三個中郎將各騎上去試跑了幾圈。中郎將們來之前就已聽呂馬童說過馬鐙的效果,來了以後又感受了一下“高馬鞍”的效果,均大喜過望。說要是如此裝備騎軍,恐怕馬戰就要開啓一個新的時代了。
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來,車戰慢慢地退出了戰爭。原因在於車戰只適合在開闊平原兩軍對決,而在崎嶇地帶則完全失去了效用,此時馬戰的快速機動靈活就顯現了優勢。但由於沒有高橋馬鞍和馬鐙,中原人騎馬仍然無法與長在馬背上的北夷匈奴相比。
匈奴人可以在馬背上開弓射箭,中原騎兵大多做不到精準的騎射,所以只好採用弩來應對,在箭矢的持續打擊能力上很喫虧。如果持矛衝擊戰陣,矛的反衝力量能把騎兵從馬背上掀下去,這是由於沒有馬鐙高鞍所以不能穩坐馬背。把腿綁在馬身上多少有點兒效果,可又限制了騎兵腰胯力量的使用。
現在,雙馬鐙加上前後加高的馬鞍,這些問題一下都解決了。
胡亥聽着幾個郎將激動不已的讚頌不絕,也有點不太好意思了,這玩意兒還真不是爺發明的啊,爺不過就是拿來顯擺了一下……
等這幾位誇皇帝的也誇累了,胡亥才說:“你們把這玩意兒說得這麼好,那麼我讓少府那邊這幾日給你們製備出四百套,先裝備你們。你們呢,也別閒着。馬踏,以後叫馬鐙吧,馬鐙沒做出來之前,你們可以找點結實的木頭、竹片什麼的,打兩個眼穿上繩子,先做一些替代,馬鞍也一樣,可以按現在這個布卷先弄出來一些湊合着。先弄出來的目的不是別的,是你們馬上給我想出並練出按照如此裝備的騎戰之法。”
“嗨!”三個中郎將和呂馬童一起“咔”的一個軍禮。
“過幾日,將軍王離回來參加大將軍恬的祭奠,他一定會帶着親兵騎軍。到時候我安排你們郎中軍和他的百戰邊軍演練一場。你們給我好好表現一下,不要丟了朕的臉,讓人說朕的郎中軍就是擺設。”
“嗨!定不負陛下厚望。”這聲音比剛纔又大了一倍。
_